張青松看完之后將信扔在火盆里,轉身去找秦浩。
那天,秦浩站在殿外,身披一襲深青袍,背對宮墻,遠望南天。
張青松低聲說:“我們現在已經把十八國逼得走不了一步!”
“他們若再不妥協,下一步,就是兵了!”
“我們要不要出兵?”
秦浩沉默良久。
“兵,不出!”
“我現在要的,是他們自己跪!”
“我要他們寫書信,寫條約,寫封函!”
“自稱‘秦王’,請我收人!”
“我不要他們投降!”
“我要他們承認—”
“他們守不住自己的百姓!”
“我才是這天下百姓真正的歸屬!”
“等他們跪下!”
“我們再—封王!”
“他們自己的王!”
三月末,雨水不多,秦地新收百姓正籌春耕,邊境依舊穩定,但暗線上的消息卻一日比一日密集。
先是南郡傳回,一支來自楚地的客商隊伍,名義上是運鹽,實則藏了數十卷偽律簡章,全數以秦律為名,內里卻改了關稅、混淆契約、訛寫軍令,若非途中被邊哨截下,差點就分發進了三處新編屯戶。
香妃親自審了一整夜,將那批偽律逐句對照,最后只得一句話:“這是試探!”
“他們已經不敢正面動了!”
“但他們要混賬!”
“要讓百姓不再信我們真有律!”
張青松把那一疊卷宗攤在案上,翻得慢。
“他們是知道殺不了我們了,就開始想讓我們爛!”
“律亂,人亂!”
“人心散,百姓就不會再來!”
“甚至會有部分新戶開始自疑:這律是不是也是假的?是不是我們只是從一個官騙逃到了另一個?”
“只要他們有了疑,我們就輸一分!”
“而他們十八國,就能保住自己一線氣!”
秦浩聽完,只淡淡道:“這不是他們最狠的!”
“這只是開頭!”
“他們接下來會做兩件事!”
“第一,毀我名!”
“第二,破我地!”
張青松點頭:“燒名,是造流言,破地,是挑事!”
果然,不出五日,大越傳出風聲,說秦地“所收歸戶者,多為前朝亂民、邪教余孽、兵痞流寇”:“朝廷不過是借收人之名,為立亂勢之基”。
這話寫得不重,但被人抄錄成了“百姓外志”,在大越、齊地、吳郡之間傳得極快。
接著,齊國又放出一份手抄本,標題是《偽秦實錄》,內容稱秦地東風軍已秘密收編草原部殘部,授以軍權,行走邊境,不列軍冊,實為“蠻王養軍,窺中原”。
再加一句—“秦王所欲者非安邦,而是奪天下!”
這句話就像扔進火堆里的引線,直接炸開。
十八國中那些本就對秦家忌憚的王公貴族瞬間再不敢坐視,有人開始備兵,有人開始調將,也有人暗中商議“是否要提前聯兵壓境”。
香妃知道風向轉得快,但也沒料到十八國真的還能這么快聯起來。
張青松也有些出乎意料。
“他們是真怕我們立了根!”
“所以要趁根未穩,先燒一把!”
“燒人心,燒地氣!”
“先讓百姓不敢來!”
“再讓來的人自己反!”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