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艦隊被安排在東瀛北境“淺川淵”秘密集結,并在其附近新建“合祭之壇”。
鶴霧宗弦親自主持,派出百名殘神祭司協同西方教眾布陣,建立一座混合神祇結構的大型祭壇,試圖“重鑄神像之靈”,并賦予秦軍恐懼源頭。
他們稱呼那座祭壇為—“海淵之眼”。
而整個操作,背后真正推動之人,乃是來自西域暮神會的四祭使之一—“諾塔·艾魯姆”。
此人曾于西方神域參與活神獻祭,曾靠獻祭三萬平民激活一尊靈體顯圣,有“千耳祈主”之稱。
今次親自前來,不是為了談判,也不是為了策應,而是為了一場“獻祭實驗”。
祭壇搭建完成第三日,他提出以“東瀛活人十萬”為祭,啟動一次“潮神復歸”的術式嘗試,目標是試圖復活已被秦軍徹底毀滅的那尊“海神尸骸”的意識殘片,使其再度凝聚為“靈之骨像”。
這場提議本為理論嘗試,但霧間信隆卻當即拍板答應,并親自批準抓捕“棄神令”未發區域所有平民,不論老幼,充當“基數”。
秦軍并不知這一切的具體細節。
但隨著海域偵察隊在北岸發現數十艘陌生西域造船殘骸,且打撈到被活剝皮肉的本地村民尸體之后,第一波危機警訊終于被送到秦浩手上。
張青松將那份卷軸遞上來時,整整猶豫了兩次。
“這是浦州第七船隊送上來的緊急情報!”
“北岸淵灣附近,發現西域艦隊,殘留有暮神會標志,其余船只部分為奴家系列小舟,水線、排水結構、木骨縫合方式完全是西方樣式!”
“而且,有大量奇怪尸體從水面漂浮回來!”
“這些尸體大多數被掏空五官、剖開胸腹,有的甚至頭顱內灌滿不明墨水!”
“已知情報顯示—這些人死前極其痛苦,且死后仍有尸身異動,疑為獻祭后遺!”
“初步判斷,東瀛人……在搞活祭!”
秦浩坐在中軍大帳內沒說話。
片刻后他抬手,指向了赤鱗灣西側地圖空白處。
“把這里標成‘血淵’!”
“從現在起,所有出入該海域的非秦國船只,不問身份、不問理由,直接擊沉!”
“張青松!”
“在!”
“你調一批信鷹,每三個時辰通報北線動向,設點、排表、監察全線,調協衛團一萬轉運情報!”
“趙應天!”
“在!”
“你率海防第三支隊出海,封鎖淺川淵海域,不許西域船只靠近秦軍任何補給線!”
“歸辛樹!”
“你親自領人潛入北岸,查明那群西域人聚集點、補給口、船舶結構、術法范圍!”
“他們如果建壇,就炸!”
“他們如果獻祭,就截人!”
“他們敢召神,就屠場!”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