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衛視正式開始放送,為了保證足夠的收視率,開頭幾天采取了冷飯新炒模式,白天播《我為歌狂》,晚上放《天津衛》。
中間還插播了金鷹獎的頒獎儀式。
順帶每隔半個小時,就給《我為歌狂》第二季打一次gg。
如果擱在二十年后,這種做法估計要被人罵到自閉,但這年頭一部戲翻來覆去播上幾年很正常,也沒人會覺得奇怪。
就這樣。
到10月21號,《我為歌狂》如期播出,新穎的盲選轉身模式,仿佛打了雞血的導師,再加上綜合實力更為出色的選手。
第二季不出意料又博得了一個開門紅,各大媒體都是一致好評,認為《我為歌狂》節目組充分考慮了民眾的意見,采用盲選+戰隊的模式,盡其所能的維護了公平公正。
用方便面附帶的郵政明信片投票,決出戰隊勝負的做法,也獲得了觀眾的交口稱贊。
以前想給什麼活動投票,大多需要從雜志上剪下封頁,再寫一封親筆信貼上郵票送過去,過程繁瑣還費錢。
而換成方便面附贈的明信片,只需要在上面寫上歌手的名字,再用一枚兩毛錢的郵票就能搞定。
最主要是方便面加量沒加價。
所以打從節目播出之后,光明方便面的銷量就迎來了一波暴增一一即便是不看節目丶不準備投票的觀眾,在需要吃方便面的時候,也不會拒絕一張免費的明信片。
剛開始還有唱片公司想要投機取巧,囤積一些投票卡保送自己的歌手。
但光明的市場占有率太高了,每天賣出去那麼多包方便面,要想穩定保送的成本,實在不是這年頭的公司能承受的。
畢竟這年頭的唱片公司,兜里能揣個兩三百萬就已經算是相當闊綽了,想讓他們拿出幾十上百萬賭一把,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至于瘋狂粉絲這年頭當然有瘋狂粉絲,但大多數家庭也就是剛溫飽,哪有馀錢支持孩子追星?
所以比賽大體還是比較公平的,
而在第二季的復賽當中,同樣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原創歌曲,比如韓笑的《飛天》丶韓小的《我想去桂林》丶火豐的《大花轎》丶孫號的《中華民謠》丶陳銘的《寂寞讓我如此美麗》丶朱華的《我怎麼了》。
不過這些歌手,大多背后都有唱片公司支持,唱的歌也大多不是自己寫的。
最終圓夢只從戰隊準決賽中,挑選出了兩位選手,一個是后來憑藉《祝你平安》大火的孫玥,
一個是已經登上過春晚的謝曉冬。
孫玥是鐵路文工團的人,從單位直接跳槽過來就好。
謝曉冬本來已經準備簽約港島的音樂公司了,因為對方給的條件不怎麼樣,又正趕上《我為歌狂》第二季,所以就報名來碰碰運氣。
比起第一季的時候,這一季圓夢的在歌手方面的收獲,要明顯少了許多。
但沒辦法,現在圓夢已經是樹大招風了,如果還像上次那樣力捧自家藝人,估計京滬廣的業界資本就要合流起來,把《我為歌狂》和圓夢批倒批臭了。
也只有讓出舞臺中心,讓各家公司的選手亂戰一場,才能保證多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