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著眼宣發
回到津門之后,張延先在公司開了個小會。
聽說《陽光》的水平能沖一沖知名獎項,留守的王晶花丶王忠旗丶常季紅丶張亞冬都投了贊成票,也就張為寧照例棄權沒有參與。
王忠旗跟張延關系最親近,也是說的最清楚明白的一個:“如果咱們公司出品的電影能拿個大獎,尤其是國外的大獎,對公司來說絕對是件好事,哪怕虧一點也值了。
影視圈現在對外國獎項特別看重,拿到大獎有助于咱們更好的融入圈子,提升公司在影視圈的影響力。
而且大腕演員和有潛力的新人,往往也更在意這些東西。
再就是政府方面,也往往會對有獎項加身的個人和單位更為青睞。”
王晶花跟著補充道:“如果咱們未來準備涉足電影業,出品一部能拿獎的佳片,也有助于咱們未來開拓海外市場。”
“海外市場就先別考慮了。”
張延擺擺手:“我之所以考慮拿下《陽光》這部劇,除了是對拿獎感興趣之外,也是想進一步發掘咱們圓夢的商業潛力。
我注意到,咱們每次商演的時候,觀眾大都是提前入場等待,甚至提前半小時就已經座無虛席了。
而且往往還會有很多沒能拿到票的人,在門外徘徊聚集。
我覺得咱們應該把這段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比如為歌手的專輯打gg,播放一些宣傳影像,或者電影的預告片。
兩支演出隊伍丶場內場外四塊熒幕,一個月至少能覆蓋三十多個大中城市,如果選在電影上映前后,我相信應該能帶動不少的票房。”
這就是張延說的『雙贏』。
大股東董屏現在的主要訴求就是保本,畢竟那四百萬并不是他一個人的錢,后面還有好幾位金主呢。
所以面對這種能提升票房的交換條件,董屏最終也大概率會選擇妥協。
拿到主動權之后,如果《陽光》能拿到大獎自然最好,拿不到獎的話,能驗證一下巡演宣發的效果,圓夢也不會虧的太多。
當然,如果《陽光》能獲獎,然后再證明這套宣發行之有效,那就是真正的雙贏了。
王晶花聽完張延這話眼前一亮,激動道:“如果能證明這種宣傳方式有效果,那咱們完全可以通過信息集散中心擴大宣傳范圍。
這種事情也廢不了多少功夫,還能賣咱們圓夢一個人情,我相信大多數演出團隊都不會拒絕!”
這也是張延最終的意圖,單靠圓夢自己跑宣傳肯定不夠,但通過信息集散中心輻射到其它演出團體,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張亞冬也跟著道:“如果宣傳效果好,咱們也等同于是掌握了一部分宣發渠道,以后在業內的話語權也會更大。”
常季紅則興奮道:“這對咱們旗下的演員也是件大好事,以后完全可以用宣發渠道作為交換條件,推介咱們的演員入組。”
既然所有人都一致看好這次合作,張延便開始分派差事。
第一階段是前期談判,這部分以張延和王晶花為主,王忠旗做好輔助工作。
第二部分是在前期談判達成后,進入劇組進行深入調查,主要是評估劇組有什麼可以精簡的地方,以及后續還要多少資金才夠用。
這部分以張延丶常季紅為主,八一廠的老師傅為輔,馮曉剛則出任編外顧問。
最后就是蓋棺定論的談判了,到時候能做主的自然只有張延。
討論完《陽光》劇組的事兒。
王晶花主動道:“張總,季紅姐剛剛給曹潁聯系到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