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一踏入這片區域,便有幾位身披明黃袈裟,面容慈悲,寶相莊嚴的“知客僧”含笑迎了上來。
“阿彌陀佛,幾位施主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
為首的一位老僧雙手合十,聲音溫和,帶著一種令人心安的力量:“此乃我佛慈悲,于此濁世開辟的一方凈土,名曰‘極樂佛國’。凡入此國者,皆可忘卻塵世煩惱,得享永恒喜樂。”
他目光掃過我們一行人,重點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異色,但隨即又恢復了那副悲天憫人的模樣。
“貧僧法號‘渡厄’,”老僧微微躬身,“不知幾位施主如何稱呼?來此佛國,所求為何?”
羅剎剛想開口,我卻搶先一步,聲音平淡無波:“我等四海為家,聞聽此地有佛國凈土,特來觀瞻,若有機緣,想求個‘清凈’。”
“阿彌陀佛,施主有慧根。”渡厄老僧聞言,臉上的笑容更盛:“本師釋迦牟尼佛曾言,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若能勘破,便可得大自在,大解脫。而我這‘極樂佛國’,便是助有緣人勘破苦海,直登彼岸的無上法門。”
他頓了頓,目光帶著一絲悲憫與誘導,看向葉清歌和芷若寒:“兩位女施主,觀你們塵緣未了,眉宇間似有愁苦。要知道,紅塵萬丈,情絲纏繞,最是磨人。何不放下執念?既然來到這極樂之地,就可以得到涅槃。一入涅槃,便無生老病死,無愛恨情仇,唯有永恒的喜樂與安寧。”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奇異的韻律。
葉清歌和芷若寒的眼神中,都出現了一瞬間的恍惚,被“永恒喜樂”所吸引。
“涅槃?”
我冷哼一聲,聲音不大,卻如同一盆冰水,瞬間澆醒了有些失神的葉清歌與芷若寒。
“以眾生魂魄為柴薪,燃起的虛妄之火,也配稱涅槃?”
渡厄老僧臉色微變,但依舊強作鎮定:“施主此言差矣。我佛慈悲,普度眾生。眾生皆苦,唯入我佛國,方能離苦得樂。此乃無上功德,何來虛妄之說?”
“是嗎?”
我掃視著周圍那些載歌載舞,臉上帶著癡傻笑容的人:“他們的‘樂’,是你佛賜予的,還是……你們從他們身上奪走的?”
就在此時,不遠處傳來一陣喧嘩。
只見一隊衣著光鮮的商旅隊伍,約莫十幾人,牽著駝獸,載著貨物,正滿臉好奇與疲憊地走入“佛國”的范圍。
為首的是一位富態的中年商人,他身邊簇擁著十余名護衛。
隊伍中,一位年約十五六歲,梳著雙環髻,身著淡粉色綾羅綢緞的少女,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她容貌秀麗,氣質嫻雅,一雙明眸中帶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但也有一絲與這“極樂”氛圍格格不入的警惕與不安。
“爹爹,這里……這里真的是佛祖居住的仙境嗎?”少女拉著中年商人的衣袖,小聲問道,她的聲音如同黃鸝般清脆。
“雁兒,休得胡言。”中年商人低聲呵斥了一句,但臉上卻也帶著一絲向往與敬畏:“此地佛光普照,梵音不絕,定是傳說中的佛門圣地。我們一路辛苦,能得見此等景象,也是三生有幸。”
渡厄老僧見狀,不再與我糾纏,立刻滿面春風地迎了上去:“阿彌陀佛,歡迎諸位施主來到極樂佛國。貧僧渡厄,乃本寺知客。諸位施主一路風塵,想必是累了。不妨先隨貧僧入寺敬香,沐浴佛恩,再享用些齋飯,洗去凡塵疲憊。”
富商一聽,大喜過望,連連稱謝。一行人便在渡厄老僧和幾位小沙彌的引領下,朝著寺廟深處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