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則不然!
盡管擁有黃金家族血統的察哈爾部已名存實亡,但建奴并未真正掌控蒙古。
那些不愿臣服于建奴的蒙古人,要么加入了明軍的行列,成為了邊軍,要么繼續在大草原上抵抗著建奴。
張家口的貿易點,事實上是為了他們而設的!
因為要是沒有張家口的話,這些蒙古人就獲取不到糧食、茶葉和食鹽,走投無路之下,就只能去劫掠大明、或者去投靠建奴了。
所以經過再三考慮,朝廷還是保留了張家口。
而這也就給了八大皇商可乘之機,他們借口將糧食賣給蒙古人,轉而賣給了建奴。
宣府的總兵和巡撫肯定也知道這件事情,但因為收了好處,所以一直也只當看不見。
朱慈烺依稀記得,現今的蒙古大汗應是林丹汗之子孛兒只斤·額爾孔果洛額哲,簡稱額哲。
在歷史上,他臣服了建奴。
但他的弟弟孛兒只斤·阿布鼐(同音:奈)卻與他截然不同。
阿布鼐在額哲去世后繼承了汗位,并在康熙時期發動了叛亂,雖然這場叛亂最終被平息了,但足以說明阿布鼐并不愿意被建奴統治。
朱慈烺心中暗自思量,若能設法將其拉攏至己方陣營,必將引發建奴大亂!
從而徹底打亂后金的計劃!
盡管這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只要能打亂建奴的計劃,即便付出些代價也是值得的。
直至深夜,朱慈烺這才放下了手中的奏折,隨后返回了東宮。
次日,因為早上起得晚,朱慈烺就索性擺爛不去上朝了,只讓王承恩隨意找了個借口搪塞過去。
畢竟他還小,想必那些文武百官們也不會過太在乎。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沒過多久,薛國觀和李邦華便匆匆趕了過來。
朱慈烺連臉都來不及洗,只簡單擦拭了一下便接見了他們。
兩人一見朱慈烺,便趕忙準備行禮。
朱慈烺揮手示意他們免禮,隨后不等他們開口便說道:
“二位大人,昨天的事情有眉目了,昨日本宮與父皇商議過這件事情,最終決定本宮親自前往宣府。”
“在此期間,國家大事就要靠你們了。”
薛國觀和李邦華聽到這話,心中頓時一緊。
事實上早在今天早上朱慈烺未能上朝之時,他們便已預感到了不妙。
這會兒聽到這話,更是如墜冰窖。
薛國觀連忙勸阻道:
“太子殿下,不可啊!宣府乃邊境重地,魚龍混雜,您怎能輕易前往呢?”
李邦華也附和道:
“太子殿下,請您三思,朝廷完全可以派遣別的勛貴去做這件事情,不一定非要您親自前往。”
朱慈烺看著兩人焦急的神色,心中不禁暗自好笑。
只是說自己去這兩人就這么大的反應,要是告訴他們崇禎也去,這兩人不得急死啊?
但他仍正色道:
“二位應該也知道這件事情關乎到大明的安危,所以本宮必須去。”
“而且本官有辦法壓得住那些邊軍,這點你們不用擔心!”
“至于本宮的安全,也請你們放心,因為本宮有秦良玉的三萬白桿兵隨行。”
“除此之外還要再帶上五六千人馬隨行,定能確保萬無一失。”
見朱慈烺如此堅決,薛國觀和李邦華也只好不再多言了。
和朝廷里的其他大臣不同,他們知道眼前這位太子爺可不僅僅只是一個十三四的孩子。
他的謀略和手段,甚至不比他們這些老家伙差!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