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看到倪元璐和薛國觀都是一臉沉默,朱慈烺先是嘆了口氣,隨即又道:
“本宮也知道本宮考慮的太多了,就目前的情況,確實不能想那么多,只能盡最大的能力保證逃難的災民不會被餓死。”
“所以,那些即將要逃難到京城來的災民,朝廷一定要進行妥善安置。”
薛國觀聽到這話,先是微微一愣,隨后趕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你的意思是要讓那些試圖逃往京城來的災民都到京城來嗎?”
朱慈烺點了點頭:
“沒錯。”
這話一出口,薛國觀頓時就無語了。
要知道歷朝歷代,災民們逃難之時首選的地方都是京城。
畢竟在他們看來,京城是天子腳下、富饒之地,怎么著也有口飯吃吧?
但是,每朝每代的帝王對待這些逃難而來的百姓的態度都是十分明確且冷酷的。
他們不允許逃難災民進入京城,這既是為了防止造成城內混亂,也是為了防止瘟疫發生。
畢竟每到災荒年間,瘟疫總是如影隨形。
若讓不小心讓這些災民把瘟疫帶入京城,那事情將會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有可能會威脅到皇帝的安全。
所以數百年來,也從未有過大量災民涌入京城先例。
最多只是在城外搭建幾個粥棚,施舍一些粥食給災民罷了。
當然,這不是因為帝王心狠,而是出于最基本的安全考慮。
更有甚者,往往會派出一大批士兵在半路上攔截那些想要逃難到京城的災民,然后強迫他們回到原籍或者前往別處。
可是在朱慈烺看來,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應該發生的。
這些災民們只是為了求一口飯吃,這才千里迢迢來到京城,若要是直接把他們趕走,那不等于是間接殺了他們嗎?
所以,他決定接收這即將到來的二十萬災民!
朱慈烺知道自己不應該這么理想化,畢竟這是古代,遇到天災死上幾萬人、幾十萬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如果穿越到這個世界卻改變不了這一點的話,那他豈不是白穿越了?
與此同時,倪元璐和薛國觀也在苦思冥想著該怎么解決這件事情。
片刻之后,薛國觀這才說道:
“既然太子殿下決定這么做,那么臣建議由戶部和工部出面,在城外搭建粥棚、住所,然后進行賑災。”
“除此之外,再號召城內的百姓和富商捐款捐糧,用于解救更多的百姓。”
“當然,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也必須要出錢出糧。”
緊接著,倪元璐也附和道:
“京城目前儲存的糧食足夠吃上一年之久,就算是再加上這二十萬災民,也能應付半年多。”
“但半年之后,如果夏糧收不上來的話,那京城之中也可能會出現災荒。”
明朝的稅收按兩稅法收取,也就是分別在夏、秋兩季征稅,差不多就是每年的七月份和十一月份。
本來稅收基本上是不用擔心的,因為之前加派了三餉,而且南方一帶也算風調雨順。
可現在天災也涉及到了南方,再加上取消了三餉,對于今年還能不能正常收上稅,倪元璐這個戶部尚書還真是沒什么把握。
收上來了那就不說什么了。
可要是收不上來,別說二十多萬災民沒飯吃,整個京城的老百姓都沒飯吃了!
但很明顯,這對于朱慈烺而言并不是什么問題。
隨即朱慈烺擺了擺手道:
“半年后的事情不用擔心,本宮已經決定從海外運糧到大明來了。”
“海外的糧食價格遠遠沒有大明這般昂貴,同樣的價錢可以買到四五倍的糧食。”
“等到這些糧食運到大明的時候,應該可以緩解大明的饑荒。”
“除此之外,本宮已經讓人開始試種一些產量極高的農作物,等到這些東西試種完成之后,再進行大面積的推廣。”
“到時候大明就永遠不會再有災民了。”
兩人聽到這話,神色皆是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