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昨日聽了朱慈烺那番話后,李邦華便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心急如焚,一整晚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思來想去,他最終決定今日早朝定要拼死諫言,無論如何都要阻止朱慈烺這近乎瘋狂的計劃。
可誰能料到,朱慈烺今日竟然又沒有來上朝,這可讓李邦華的滿心期待落了空,心情瞬間跌入谷底,整個人也變得無精打采,在眾人之中顯得格格不入。
若不是此刻時機不對,他真想立刻沖去東宮,好好找朱慈烺理論一番。
總之,他心意已決,哪怕拼上這條老命,也絕不能讓大明的將士們去白白送死。
旁邊的幾位大臣瞧著李邦華那一臉憔悴、神情萎靡的模樣,又見他沉默不語,便紛紛上前關切詢問:
“李大人,您這是怎么了?瞧您這臉色,差得緊啊!”
李邦華尷尬地擠出一絲笑容,敷衍道:
“無妨,無妨,只是近日忙于公務,未曾休息好罷了。”
眾人聽他這般說,皆紛紛又是一陣感嘆:
“大人為國事操勞至此,實在是辛苦了!”
李邦華只是嘴角微微一僵,勉強扯出一個笑容,并未再多言其他。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朝,李邦華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急,如離弦之箭一般第一個沖了出去。
那匆忙的身影和急切的步伐,引得百官們紛紛側目,私下里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這李大人不是都快七十高齡了嗎?怎的腿腳還如此麻利?”
“不知道啊!可能有什么急事兒吧?”
李邦華卻全然不顧他人的異樣眼光和竊竊私語,出了皇宮后便直奔東宮而去。
待他趕到東宮時,朱慈烺卻還在睡夢之中。
李邦華強壓著心頭的焦急,對門口的侍衛說道:
“速去通報一聲,就說兵部尚書李邦華求見太子殿下,有要事相商。”
侍衛見是堂堂兵部尚書親自前來,哪敢有絲毫懈怠,連忙恭敬地將李邦華請至一旁稍作等候,而后急忙跑去通報。
片刻之后,睡得正酣的朱慈烺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只聽得馬寶在門外高聲喊道:
“太子爺,兵部尚書李邦華在外求見,瞧著神色似有十萬火急之事,您要不要見見他?”
朱慈烺睡眼惺忪地睜開雙眼,神色很是無奈地嘆了口氣。
他當然明白李邦華此番前來所為何事,只是沒想到他會來得如此之早。
朱慈烺一邊打著哈欠,一邊慵懶地說道:
“本宮知道了,先將李大人請到屋內好生招待著,本宮即刻便來。”
馬寶領命而去,朱慈烺這才不情不愿地從床上爬了起來。
這邊,鄭小妹恰好走進屋內,她一邊幫著朱慈烺整理衣冠,一邊疑惑地問道:
“這一大早的,李大人匆匆趕來,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朱慈烺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輕聲說道:
“并無甚大事,不過是有些事情讓他誤會了而已,等會兒解釋一下就好了。”
說罷,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問道:
“對了,近日琪琪格可好?”
鄭小妹一聽這話,不禁醋意大發,撇了撇嘴說道:
“太子爺,您還說對人家沒意思呢?這大清早的,就惦記上了?”
朱慈烺聽著這吃醋的話,寵溺地在鄭小妹臉頰上輕輕捏了一把,笑著解釋道:
“別亂吃醋,本宮找她確是有要事相商,此事關乎國家安危,不可兒戲。”
鄭小妹聽聞此言,迅速收起了玩笑的神色,因為她知道朱慈烺不會拿國家大事開玩笑。
最后這才認真地說道:
“琪琪格近些日子倒也安穩,只是偶爾會出門逛逛,并未有其他異常之處。”
朱慈烺微微點頭,又接著說道:
“今日中午用膳時,將她一并請來,本宮有話要與她當面說清楚。”
“殿下放心,臣妾知道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