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吳三桂又看向了張世澤,神色稍緩卻依舊嚴肅:
“張世澤,你帶人前往城中各處,查看糧食和財物的儲備情況,建奴走的匆忙,這些東西他們未必全部帶走了。”
“找到之后把這些東西都清點一下,然后上報給太子殿下!”
張世澤沒有絲毫猶豫,趕忙抱拳領命,隨后帶著一隊人馬迅速消失在街巷之中。
看著離去的鄭成功和張世澤,吳三桂抬手揉了揉太陽穴,臉上滿是無奈之色。
如果可以選擇,他實在不愿帶著這兩位爺一同行動。
在得知他們的真實身份后,吳三桂的壓力就沒小過。
一個是太子爺的親兵、還是太子妃的兄長,也就是太子爺的大舅哥。
另一個是英國公世子、未來的英國公。
這兩位身份尊貴,隨便哪一個都不是他能輕易得罪的。
和他們共事,吳三桂總覺得渾身不自在,更何況這次自己身為主將,他們二人擔任副將,名義上要聽從自己調遣。
這讓他心里直發怵,生怕稍有不慎,就惹惱了這兩位小爺。
要是那樣,自己往后的日子可就難熬了。
但轉念一想,或許這兩位爺也不至于如此小氣吧?
隨后,吳三桂又重重地嘆了口氣,因為他知道接下來幾天又有的忙了。
光是處理那些被大火燒死的百姓遺體,就足夠棘手了。
一具具焦黑、殘缺不全的尸體,每看一眼都讓他有些于心不忍。
不過事已至此,再說這些也沒什么用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帶來的這兩萬騎兵并非是來守城的。
畢竟從古至今,哪里有人會用騎兵守城?
按照原本的計劃,明日錦州會再派遣一批人馬前來擔負守城之責。
而他們這兩萬騎兵,實則另有重任。
原來,此前朱慈烺接到了一份秦良玉從宣府發來的密報,秦良玉在密報中說,多爾袞似乎察覺到了什么,正從蒙古返回遼東。
而秦良玉得知消息后,立刻率領宣府的兩萬騎兵與阿布奈的三萬蒙古鐵騎會合,然后對多爾袞展開了追擊。
按照時間推算,也就是這兩天,多爾袞就將抵達義州附近。
而等多爾袞到來之時,吳三桂率領的這兩萬騎兵將對多爾袞的軍隊進行迎頭痛擊,再加上秦良玉和阿布奈的軍隊,勢必要將多爾袞一舉殲滅!
不得不說,吳三桂現在真心越來越佩服朱慈烺了。
這位太子爺,還真是不一般呢!
吳三桂在心中嘆道。
眾人一直忙碌到大半夜,城中的喧囂這才漸漸平息,只剩下偶爾傳來的幾聲傷者的呻吟。
吳三桂喚來一名親兵,那親兵也是一臉疲憊,但眼神依舊堅定。
吳三桂遞過去一封剛寫好的書信,鄭重地說道:
“你即刻出發,將這封密信送去錦州,不得有誤!”
親兵鄭重的點了點頭,領命后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錦州城今晚也不平靜。
雖然此時已是深夜,整個遼東萬籟俱寂。
但是朱慈朗的房間里卻燈火通明,那昏黃的燈光在深夜中顯得格外孤寂。
朱慈烺身著一襲素色睡衣,在房間里來回踱步難以入眠。
或許是剛剛經歷了如此大戰,他的情緒依舊激動,整個人都處于一種亢奮的狀態。
腦海中也是不斷浮現出戰場上的廝殺畫面,士兵們的吶喊,鮮血的腥味,仿佛還在眼前和鼻尖閃現。
既然無法入睡,他索性將祖大壽以及其他幾位總兵召集到房間里,準備商議后續的計劃。
而祖大壽和其他幾位總兵今晚一個個的也都是無法入睡,聽到朱慈烺召見,匆匆收拾一下之后就趕忙趕了過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今天這幾位總兵中少了兩位,分別是薊州總兵白廣恩和遼東總兵王廷臣。
一時間,屋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起來,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