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說了,以蒙古目前的實力,就算大明真的把這片土地還給蒙古,他們也守不住啊!
到最后還是白白拱手讓給建奴!
既如此,那還不如讓大明來駐守呢!
至于阿布奈那邊,應該也不會有什么意見。
一來蒙古的實力遠不及大明,與大明抗衡無疑是以卵擊石,搞不好惹惱了大明,再把蒙古滅一遍!
二來,就是之前說的,阿布奈根本無力駐守這個地方。
畢竟眾所周知,蒙古人向來不善于守城,而且他也沒有那么多的兵力用來守城。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既然眼下大明已經打敗了建奴,那么阿布奈這個蒙古大漢也就沒什么用了,為什么不明不直接再去滅了阿布奈,然后去統一蒙古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事情根本就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因為蒙古的部落可不只有阿布奈這一個!
只不過之前因為建奴滅了蒙古國,所以這些部落不敢再出來折騰罷了。
等知道建奴被大明擊敗之后,這些蒙古部落肯定會再出來鬧騰。
而這個時候,阿布奈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因為阿布奈不會允許這些部落出來鬧騰,挑戰他這個蒙古大汗的權威!
到時候,阿布奈一定會帶領著自己的軍隊去和這些部落戰斗。
如此一來,蒙古陷入內斗,大明邊境也就徹底安全了,可以更好的擊中兵力去對付李自成了!
至于阿布奈和其他蒙古部落,等解決了李自成的事情之后,隨便找個時間都能輕松的解決掉他們。
畢竟伴隨著燧發槍的普及,騎兵其實早已沒了優勢。
再快、再強壯的蒙古鐵騎,也扛不住幾發子彈的威力!
與此同時,在場的其他幾位總兵各自思量了一下,也覺得祖大壽說的很有道理,然后紛紛看向朱慈烺道:
“太子殿下,臣覺得祖總兵說的很有道理,按照他的方法,定能保遼東無憂!”
“臣也是這么認為的!”
“臣也是!”
眼看著眾人都支持祖大壽,而他的想法又確實是最完美的,朱慈烺這才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便依祖大壽所言行事吧!”
“明日大軍一分為三,一部分前去駐守義州,并以義州為據點,逐步向蒙古方向延伸,直到到達塔營子。”
“另一部分則繼續向前推進,直到拿下長寧堡為止!”
“最后一部分留守遼東,確保后方安穩。”
話說到這里,朱慈烺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隨后繼續說道:
“沿途若遇遼東漢人,不得傷害分毫,一律先帶回錦州妥善安置。”
“若是遇到建奴,他們要是不反抗、并且愿意臣服于大明,同樣帶回錦州安置。”
“但他們若是膽敢反抗,那就格殺勿論!”
眾人聽聞,紛紛拱手應諾:
“臣等明白,定當謹遵殿下吩咐!”
隨后,朱慈烺又對三路兵馬的兵力調配、行軍路線、糧草補給及后勤保障等諸多細節進行了詳細規劃。
思路清晰,條理分明,每一個安排都恰到好處,令在場眾人無不暗自嘆服。
直至后半夜,屋外的月色愈發深沉,眾人才紛紛告退。
朱慈烺送別了眾人,便也在疲憊中沉沉睡去。
然而,此時此刻,松山城內的崇禎卻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之前親眼所見的那一幕:
數以萬計的大明百姓,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疲憊,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向松山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