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吳三桂、張世澤等人圍坐在擺滿美酒佳肴的桌前,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就連原宣府總兵官楊國柱也在其中!
不過因為這次來帶的都是步兵,所以他并沒有參與到之前和多爾袞的戰斗中。
秦良玉和楊國柱,一個是現任宣府總兵,一個是上任宣府總兵,或許在其他人看來兩人見面肯定會產生一些矛盾。
但其實并沒有。
相反的,兩人之間還十分客氣,甚至秦良玉還主動找楊國柱問了一些關于宣府的事情。
而楊國柱也是有問必答,絲毫也沒有被‘奪權’之后的不憤。
究其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經過了這場大戰之后,楊國柱知道自己的官職怎么著也該再升個一兩級。
甚至運氣好還能再加個爵位什么的,相比之下,宣府總兵這個職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他壓根就不在乎。
況且眼前這位宣府總兵還是一個侯爵,他也不敢輕易得罪,所以這才有了如今和和氣氣的場面。
剛剛擊敗多爾袞的巨大喜悅,讓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輕松與暢快。
酒過三巡,吳三桂的臉頰微微泛紅,他端起酒杯,目光帶著幾分笑意轉向秦良玉說道:
“秦總兵,此番大勝,陛下和太子必定龍顏大悅。”
“依我看,您是不是也該去錦州一趟,當面拜見一下皇帝和太子?”
秦良玉聞言,微微頷首,回應道:
“吳總兵所言極是,我本就有此意。”
“所以此次前來,也沒打算急著離開,等到明日就去錦州拜見陛下和太子。”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秦良玉不是宣府總兵嗎?
她要是一直留在這兒不回宣府,宣府那邊的防務可怎么辦?
但這壓根就不算什么問題,因為在來之前,秦良玉就已經將宣府的防務安排得妥妥當當。
就算她暫時不回去,那里也絕不會出什么亂子。
再說了,明朝設立九邊重鎮,主要是為了防御誰?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防御北方的蒙古殘余勢力以及后來興起的建奴!
而如今,建奴被明軍徹底打敗,已經退回了遼東。
至于蒙古的殘余勢力就更不用提了,此時正在一旁喝著悶酒呢!
毫無疑問,這個所謂的蒙古的殘余勢力,自然就在坐在角落里喝著悶酒的阿布奈了!
兩個敵人,一個被他們趕走,一個正在他們面前喝酒,宣府那邊又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甚至不客氣地說,九邊重鎮最起碼在十年內都不用再擔心會被異族圍攻了!
這些話雖然秦良玉沒有說出來,但眾人心里都跟明鏡似的,或許也只有阿布奈和琪琪格沒有想到了。
接下來,聊著聊著,也不知怎的,話題漸漸轉到了賞賜一事上。
吳三桂興致勃勃,臉上帶著興奮的紅暈說道:
“太子爺向來寬厚仁慈,這次打了這么大一場勝仗,賞賜肯定不會少!就說之前總兵戰死,太子爺都能封爵表彰,可見其厚道!”
其他人聽到這話紛紛附和,對太子的仁義贊不絕口!
如果朱慈烺現在在這里,那他一定會感到臉紅。
就在這時,一直安靜坐在一旁的琪琪格突然開口道:
“那我們這次,可有賞賜?”
這話一出口,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阿布奈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他瞪大了眼睛,怎么也沒想到琪琪格會在這個時候提出這樣的疑問,臉上露出了驚訝與尷尬交織的神情。
琪琪格卻沒有絲毫怯意,眼神堅定,繼續說道:
“我們蒙古這次可是幫了大明的大忙,成功牽制住了多爾袞的兩萬兵馬,還為此犧牲了五千多蒙古勇士,大明是不是也該對我們有所賞賜和撫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