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崇禎身著龍袍,邁著沉穩的步伐登上城墻,望著不遠處那片飽經戰火洗禮的遼東大地,心中只覺得感慨萬千。
大明三百年來,他是第一個來到此處的皇帝!
也是唯一一位御駕親征,帶著國家打贏了一場事關國家生死之戰的皇帝!
雖說這其中大多數都是朱慈烺的功勞,但作為老子,搶兒子點功勞那不是很正常嗎?
隨后,崇禎的目光落在了遠處的那座京觀之上。
看著那座由建奴人頭堆砌而成的京觀,崇禎的眼中沒有絲毫畏懼,只有滿腔的激動與憤怒。
因為以建奴之前犯下的種種罪行,這么做都算是便宜他們了!
朱慈烺靜靜地佇立在崇禎身旁,目光同樣投向不遠處那座由建奴人頭堆砌而成的京觀。
清晨的寒風凜冽,吹過他的衣袂獵獵作響,可他的眼神卻格外平靜。
或許是這些日子每日都目睹這景象,如今的他早已沒了最初的震撼與感慨,只剩下了淡然。
過了許久,朱慈烺見崇禎臉上的激動與憤怒之色漸漸緩和,神情也放松了些許。
這才輕聲開口,將自己之前與祖大壽等一眾將領精心謀劃的事情都告訴了崇禎。
待朱慈烺講完,崇禎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由衷贊嘆道:
“吾兒思慮周全,此計甚妙!”
那眼神中,滿是對朱慈烺的贊賞與期許。
就在這時,一直安靜地站在一旁,宛如一尊雕像般沉默的洪承疇像是突然被什么觸動,腦海中閃過一個重要的念頭。
他下意識地整了整衣冠,向前邁了一步,神色恭敬地說道:
“啟奏陛下、太子殿下,關于遼東之事,臣有事要奏。”
崇禎和朱慈烺同時轉過頭來,四目交匯,目光一同落在洪承疇身上。
朱慈烺率先開口道:
“洪大人,此處并非朝堂,無需拘謹,有話但說無妨,不必拘泥于那些繁文縟節。”
崇禎也微微頷首。
眼見如此,洪承疇這才開口問道:
“陛下,臣聽聞近日以來,京城外匯聚了三十萬災民,可有此事?”
崇禎微微一愣,有些不明白洪承疇這是什么意思,明明說的是遼東的事情,怎么就扯到京城的災民了?
但緊接著,他還是點了點頭道:
“確有此事!”
“那么這些災民可有返鄉?”
洪承疇繼續問道。
崇禎輕輕搖了搖頭,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與憂慮:
“還沒有,陜西、河南、湖北一帶依舊天災不斷,這些災民短時間內應該是回不去了,朕.”
話說到這里,崇禎突然猛地頓住了。
下一秒,他像是明白了洪承疇的意圖,眼中閃過一絲亮光道:
“等等.你是想把那三十萬災民遷到遼東,行移民戍邊之事?”
所謂的移民戍邊,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有組織地引導人口遷移至邊境地區,達成保衛邊疆安全和發展的目標。
這一行為不僅增強了邊境地區的防御力量,鞏固了國家的邊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