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為邊境地區的經濟、文化等方面注入活力,促進了區域的全面發展,對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社會穩定有著深遠影響。
華夏自古以來,各朝各代幾乎都實行過移民戍邊。
眼看著崇禎終于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洪承疇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微微點頭肯定道:
“陛下圣明,此次移民戍邊,意義非凡!”
“既然太子爺不打算對女真人趕盡殺絕,那為長遠計,就必須讓漢人人數在遼東壓過女真人以及其他所有的外族!”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控遼東!”
“再者,如今陜西、河南、湖北等地因為天災民變四起,讓這些災民回去,極有可能被卷入其中,淪為亂民。”
“既然如此,倒不如將他們遷移到遼東。”
“其實,不止這三十萬災民可以被遷到遼東,但凡因天災而食不果腹、難以生存的百姓,都可遷至遼東。”
“甚至以后要是再有農民軍投降,同樣按此例遷移到遼東。”
“這些農民軍反復無常,稍有不順就會再次造反,如此一來只會拖累朝廷,消耗國力。”
“索性直接把他們全部遷到遼東,到了遼東,若能安分守己,便讓他們安心務農,成為遼東發展的助力。”
“若是不安分,就讓他們奔赴戰場,抗擊建奴,也算是為大明、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
“如此一來,既能充實遼東人口,又能鞏固邊防,抵御外敵,還能解決大明天災以及農民軍起義之事,實乃一舉多得。”
等聽完了洪承疇的話之后,崇禎已經完全被震撼到了。
因為他發現洪承疇說的一點兒也沒錯!
真要是按照他的方法來辦,還真能一下子解決很多很多的麻煩!
與此同時,朱慈烺也是在心中驚嘆不已。
其實他也是想著要把那三十萬災民全部遷移到遼東充實人口的。
所以當洪承疇提到移民戍邊的時候,他并沒有感到意外。
但洪承疇接下來提及將投降的農民軍也遷至遼東,這一點著實出乎了朱慈烺的意料之外。
因為連他都沒有想到這點!
不得不說,洪承疇還真他媽的是個人才啊!
要知道,農民軍這些年反反復復地投降又反叛,把大明攪得不得安寧,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殺了他們吧?
他們大多都是走投無路的普通百姓,只是因為吃不起飯才造反的,真要對他們下殺手,實在是于心不忍。
也就只有洪承疇這種狠人下達過這樣的命令。
可不殺他們吧?
一個不注意,他們又會開始造反,讓人防不勝防!
可如今洪承疇這個主意一出,關于農民軍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以后無論是主動投降的、還是俘虜的農民軍,全部遷到遼東。
他們若是安心種地,那就讓他們安心種地。
但他們要是還想折騰,就去找建奴折騰吧。
至于這些農民軍會不會和建奴聯手對付大明,朱慈烺根本不擔心。
因為等他們到了遼東,自然會知曉建奴用大明百姓當肉盾、以及殘忍屠殺義州城五萬百姓的暴行。
到那時,他們便會明白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