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計,妙計啊!”
“倘若能將此項政策順利推行,我大明的賦稅問題自此便再無后顧之憂。”
“依臣估算,往后每年至少能征收三千萬石以上的糧食,再加上其他稅收,我大明的稅收每年全部加起來可達六千萬兩白銀以上!”
“比太祖時期的稅收都要多一倍!”
“哈哈哈哈哈哈.”
話說到最后,倪元璐突然忍不住放聲大笑了起來,全然不顧君前失儀之罪!
沒辦法,他實在是太興奮了!
自從當上了大明的戶部尚書,他沒有哪一年不為錢發愁,眼睜睜看著大明的國庫年年入不敷出,甚至連官員的俸祿和軍餉都拿不出來了。
直到現在,突然太子爺提出了一個計策,每年最少可以固定獲得三千萬石田稅,再加上商稅,那每年最少就是六千萬兩白銀的入賬!
作為戶部尚書,你說他能不高興嗎?
這么多錢,那可是花都花不完啊!
旁邊的薛國觀等人也瞬間想明白了這點,一個個頓時也都露出了激動之色。
心中不由的感嘆道:
這計策果然是神來之筆,從前期籌備到后續執行,簡直可謂是面面俱到,無懈可擊。
若是真的推行下去,這大明最少可以再安穩兩百年!
不過很快,薛國觀還是反應了過來,然后上前拉了一下倪元璐的衣袖,道:
“倪大人,莫要君前失儀!”
倪元璐這才反應過來,自己似乎有點太過于興奮了,隨即趕忙就要下跪請罪。
只是沒等他跪下去,朱慈烺就趕忙上前一步將他扶了起來。
“倪大人不必如此,現在又不是在朝堂之上,不用講究那么多繁文縟節!”
對于面前的這位老臣,朱慈烺還是頗為尊敬的。
畢竟在明末這風雨飄搖之際,愿意為大明殫精竭慮的臣子已為數不多,倪元璐算得上其中之一。
就在這時,薛國趕忙拱手說道:
“太子殿下,此乃絕妙之計,臣心悅誠服,定會竭盡全力推動此事落實。”
眼見薛國觀這個內閣首輔都表態了,其他三人也都趕忙拱手道:
“殿下圣明,臣等愿盡心盡力推行此事!”
說這話的時候,英國公的心這才算是徹底放松了下來。
要知道在來之前,英國公已然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甚至以為自己難逃罪責、要為崇禎殉葬了。
結果如今得知一切不過是崇禎的計劃,還有什么比這更讓他高興的事情嗎?
至于交稅,那算事兒嗎?
要知道他此前已將所有的欠稅全部都補交了,況且太子爺剛才也說了,只要是主動繳稅的,之間的所有事情一概不究,他又有什么好擔心的?
可突然就在這時,英國公像是被一道閃電擊中腦海,猛地想到了一個關鍵問題。
隨后只見他微微欠身,恭敬地開口問道:
“敢問陛下、太子殿下,藩王的田地也需要納稅嗎?”
這話一出,仿佛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在眾人心中激起層層漣漪,薛國觀幾人紛紛側目看向了崇禎和朱慈烺,眼神中滿是好奇與期待。
崇禎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因為之前他壓根就沒考慮到藩王的事情。
不過很明顯,這種事情朱慈烺也早就預料到了。
只見他先是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隨后不緊不慢地說道:
“藩王自然是要納稅的,而且以后不止是藩王的田地需要納稅,皇家的皇莊也需要納稅,包括軍田亦是如此。”
“往后的大明,所有的田地都必須納稅!”
或許有人會認為明朝王爺的封地是無需納稅的,可實際上這種認知大錯特錯。
因為明朝王爺的封地本質上屬于官田,而官田同樣需要納稅,只是相較普通田地,其納稅額度稍低一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