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戶的軍田情況也是如此。
得到了朱慈烺的明確回答之后,英國公這才恍然大悟,趕忙拱手道:
“臣知道了。”
薛國觀等人聽聞此言,心中也都是一陣感慨。
他們深知長久以來,藩王、皇莊以及軍田在賦稅方面存在諸多特殊之處,這些稅可比士紳們的稅難收多了。
畢竟士紳抗稅你可以殺士紳,但王爺、軍戶抗稅,你總不能殺他們吧?
但如今朱慈烺明確表態,要將這些全部納入統一納稅體系,看來這次朝廷在賦稅改革上,確實是動真格的了。
緊接著,朱慈烺神色一正,再次開口道:
“另外,明日上朝之時,父皇會先宣布讓天下所有的士紳補稅,再然后,再以內閣的名義在朝堂上宣讀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的國策。”
“不過不能告訴其他人這是本宮想出來的,就說是內閣和幾位大人一同商議的結果吧。”
在場的幾人聽到這話,臉上紛紛浮現出一抹苦笑。
因為他們心里跟明鏡似的,清楚這么做意味著什么。
很明顯,他們這是成了崇禎和朱慈烺的‘背鍋俠’。
畢竟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雖然是對國家有利的國策,但無疑會得罪添加所有的士紳。
然而事已至此,木已成舟,他們又能有什么異議呢?
于是,眾人只得拱手回應道:
“臣等遵命!”
與此同時,一旁的崇禎卻只覺得一陣舒暢。
不用當背鍋俠的感覺可真好啊!
就這樣,提出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這一重大國策的人,便順理成章地變成了以薛國觀為首的內閣、兵部尚書李邦華、戶部尚書倪元璐以及英國公。
不管怎么說,到了現在這一步,宮殿內的氣氛已然徹底緩和。
眾人先前的惶恐不安已被滿臉的輕松所取代。
因為他們皆是真心期望大明繁榮昌盛的臣子,深知這樣的政策若能順利實施下去,至少能保大明兩百年安穩。
而他們的子孫后代也將會隨著大明一同昌盛。
突然就在這時,前去太醫院抓藥的李新元匆匆返回,他身后的小太監手中還捧著一個托盤,托盤里靜靜躺著一支被折斷的箭。
箭頭之上,血液已然變黑,很明顯,這箭上是涂了毒的。
眾人瞧見這一幕,心中不禁又是一驚,然后不約而同的看向崇禎和朱慈烺,滿眼皆是疑惑。
不是說之前的刺殺是假的嗎?
這又是怎么回事?
朱慈烺見狀,略帶尷尬地笑了笑,然后解釋道:
“莫要誤會,這只是一個用來演戲的道具而已,本宮只是想讓此事看起來更為嚴重些,如此方能更好地展開接下來的謀劃。”
眾人聽后,皆是一陣沉默,心中對這位年輕太子爺的心思深沉又有了新的認知。
就按照這位太子爺之前的所作所為,日后若登上皇位,他們這些人恐怕日子不會太好過。
不過,按照他們的年紀,估計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畢竟他們都已年邁,來日無多。
想到這兒,眾人甚至有些暗自慶幸,覺得不用在這位太子爺手下當差,倒也算是一件幸事。
就這樣,身為太子爺的朱慈烺居然被這些大明的忠臣給‘嫌棄’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