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接到旨意后,瞬間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禮部尚書王家彥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因為他深知此次祭祖意義重大,乃是崇禎朝第一次大勝之后的祭祖,絕不能有半點閃失。
所以接到圣旨之后,他立刻召集禮部的官員和欽天監的官員們迅速展開商議。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決定在五天之后舉行祭祖大典。
而祭祖的前期籌備工作繁雜且精細,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容不得絲毫差錯。
首先所有人都要進行齋戒準備。
祭前三日,崇禎便移居到了齋宮之中。
太常寺卿則率領屬官,每日三次準時前來奏報籌備進度,確保此事不出現任何紕漏。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便到了祭祖的日子。
天色方才蒙蒙亮,整個京城已然被緊張而莊重的氛圍緊緊籠罩。
街道上一片死寂,萬籟俱寂,偶爾能聽聞遠處傳來幾聲更夫敲梆子的聲響,在這靜謐的清晨中顯得格外突兀。
而崇禎和朱慈烺早早起身,在宮女和太監們的伺候下,精心穿戴好祭祖的服飾。
崇禎身著十二章袞冕,那袞冕堪稱華麗至極,上面繡著日、月、星辰、山、龍等精美圖案。
這些圖案栩栩如生,仿若蘊含著無窮無盡的神秘力量,淋漓盡致地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尊貴。
就連朱慈烺亦穿著太子專屬的祭祖袞冕,雖說在規格上較皇帝的袞冕稍遜一籌,卻也莊重肅穆、得體大方。
他的袞冕之上繡著精致花紋,佩戴著象征太子身份的配飾,整個人倒也顯得氣宇軒昂。
周皇后雖不能一同前往太廟祭祖,卻早已帶著一眾女眷來到宮門口送別。
此時的周皇后眼神中滿是關切,溫柔地看著崇禎和朱慈烺輕聲說道:
“陛下,此次祭祖意義重大,務必事事小心。”
崇禎微微點頭,沉穩回應道:
“皇后放心,朕自會謹慎行事。”
朱慈烺也是對著周皇后行了一禮。
“母后放心,此次定然不會出錯的!”
周皇后這才點了點頭。
隨后,一行人浩浩蕩蕩朝著太廟進發。
崇禎和朱慈烺乘坐玉輅,由神烈山門進入太廟,隨行的鹵簿儀仗極為壯觀。
三千錦衣衛手持長戟,整齊列隊,猶如一棵棵蒼松傲立,眼神堅定而銳利,仿若能洞悉一切潛在危險。
并且在這一天,京城中錦衣衛、東廠、西廠的探子全體出動。
他們如同隱匿于暗處的幽靈,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不斷穿梭巡視。
有的探子扮作賣貨小販,推著小車,一邊高聲吆喝,一邊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周遭動靜。
有的探子佯裝成閑逛路人,看似悠閑自在,實則目光如炬,密切留意著每一個角落的情況。
就連騰驤五衛和部分京營也充作護衛,緊緊守護在崇禎和朱慈烺周圍。
他們神情緊繃,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敢有絲毫懈怠。
畢竟此前皇帝剛剛遭遇過刺殺,由不得他們不緊張!
萬一這次要是再出什么意外的話,那么他們也不用活了!
不過當然,這在朱慈烺看來其實是有些多此一舉了。
畢竟別人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他還能不清楚嗎?
不過這些話他可沒法告訴別人,所以也就懶得計較這些事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