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太廟之后,已然差不多是午時了。
一系列繁復且莊重的流程隨即便有條不紊地展開了。
首當其沖的便是迎神儀式。
太廟之中,香煙裊裊升騰,仿若輕紗曼妙,悠悠彌漫在整個空間,將太廟籠罩在一片神秘而莊重的氛圍里。
鐘鼓之聲悠揚鳴響,那聲音雄渾而深沉,在太廟的每一處角落悠悠回蕩。
崇禎與朱慈烺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神情肅穆地緩緩朝著祭臺前行。
就連朱慈烺這會兒也是一臉的認真,畢竟祭祖這種儀式確實不能有絲毫馬虎。
緊接著是三獻禮,也就是初獻禮、亞獻禮和終獻禮。
初獻禮、亞獻禮沒什么好說的,基本上都是依照慣例進行的。
但是到了終獻禮環節的時候,畫面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因為這個時候,孔有德、鰲拜、岳托三人被士兵們押解著走上前來。
毫無疑問,這三人就是終獻禮的祭品了!
此時此刻,只見這三人的模樣狼狽不堪,個個都披頭散發,發絲凌亂地散落在臉上,幾乎將大半面容遮蔽。
曾經的威風凜凜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面容的憔悴與神情的萎靡。
他們眼神空洞,仿若靈魂已被抽離,絕望之色溢于言表。
士兵們幾乎是拖著他們來到祭壇的。
本來一開始的時候,朱慈烺其實是打算將他們在太廟前凌遲處死的。
不過這種事情他不能一個人做主,而是和崇禎以及禮部的官員商量了一下。
然而,崇禎和禮部的官員們卻基于禮儀規制,堅決反對這一做法。
朱慈烺雖然滿心不情愿,但眼看著所有人都反對,他也就只能妥協了。
于是乎,凌遲處死就被改成了斬首!
此時伴隨著這三人被壓上祭臺,一旁的三個劊子也終于拿出了各自那把寒光閃閃的大刀。
沒有多余的廢話,接收到斬首的命令之后,三把大刀隨之高高舉起,又迅猛落下。
緊接著,三顆人頭瞬間滾落,濺起一地的血污。
這一刻,太廟內剎那間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仿佛被定格一般,屏住了呼吸。
唯有微風輕輕拂過,輕輕吹動著太廟內的旗幟,似是是在向大明的祖先們訴說此次的功績。
最后是燎祭送神儀式。
熊熊烈火在太廟的空地上燃燒起來,火焰沖天而起,將周圍的一切都映照得通紅如血。
祭祀用的物品以及那些從遼東帶回來的人頭一同被投入這熾熱的火焰之中。
崇禎凝視著眼前這熊熊燃燒的烈火,一時間感慨萬千,思緒如潮涌一般涌上心頭。
曾幾何時,他從未想過自己竟能有一日因打敗建奴而來到太廟向列祖列宗告慰。
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生之中至高無上的榮耀時刻。
一時間,崇禎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光,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正默默地與列祖列宗傾訴著什么。
而朱慈烺站在一旁,心中卻是不禁泛起一絲困意,甚至有些昏昏欲睡。
雖然知道這樣的儀式必須保持莊重,但不得不說,對他來說還是有些太煎熬了。
不過好在馬上就要結束了。
約莫一刻鐘之后,這場太廟祭祖終于算是圓滿結束了。
之后眾人小心翼翼地護送著崇禎和朱慈烺回宮。
而此時此刻,京城的街道上,百姓們紛紛自發地跪地相送。
整個街道一片寂靜,唯有隊伍整齊行進的腳步聲和馬車車輪滾動的轆轆聲交織在一起,在空氣中緩緩回蕩。
總而言之,這場盛大而莊重的祭祖大典不僅是對列祖列宗的一次告慰,更是大明王朝邁向復興之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又過了幾日,移民戍邊所需的一應物資均已籌備妥當,城外的災民們終于可以動身前往遼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