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遇到了哪路兵馬,務必讓他們盡快趕來救援信陽。”
“記住,一定要快!”
親兵神色一凜,大聲應道:
“遵命!”
隨后便帶著一群士兵,如離弦之箭般迅速出了信陽城,朝著四面八方疾馳而去,馬蹄揚起的塵土久久未散。
本來按照正常情況,每個省份的兵力都有固定駐扎區域,求援只需前往附近駐地即可。
但河南的狀況比較特殊,因為伴隨著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肆孽,河南此時早已亂成一鍋粥了,各處兵力調動頻繁,毫無固定駐扎點可言。
官兵和起義軍四處奔波,時而官兵追著起義軍打,時而起義軍追著官兵打,行蹤飄忽不定。
這就導致汪喬年根本不清楚周圍有哪些友軍,只能寄希望于碰運氣了。
遇到哪支軍隊,就讓哪支軍隊前來救援。
緊接著,汪喬年趕忙登上城樓,城樓之上烈日炙烤,熱浪滾滾,但他卻毫不在乎,而是親自指揮讓各處官兵做好迎戰農民軍的準備。
同時在心中暗暗祈禱,盼望著援軍能盡快趕到,守住這座城。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張獻忠率領的大軍終于抵達信陽城下。
當看到眼前這座小城時,張獻忠騎在馬上忍不住仰頭大笑出聲。
在他看來,信陽城比他之前打下的襄陽城可要小得多了,城內駐扎的兵力也不多,拿下這座城池簡直易如反掌。
想到這兒,張獻忠隨即面色一沉,高聲下令道:
“攻城!”
伴隨著他下達命令,身后的大軍也是迅速行動了起來。
當然,打頭陣的依舊是那些剛剛加入隊伍的農民軍。
這些人顯然被當作了炮灰。
雖說張獻忠自己也是農民出身,但時過境遷,伴隨著這么多年的南征北戰,他的身份早已改變。
如今的他,已具備上位者的冷酷與決絕,不再將這些普通農民視為自己人。
而那些接到命令的農民,此時眼神中卻滿是恐懼與無奈,因為他們知道這簡直就是去送死。
可他們又不敢違抗命令,只能乖乖拿起各式各樣簡陋的工具沖了上去。
有的拿著鋤頭,有的握著鐮刀,甚至還有人扛著木棍,赤膊上陣,準備攻城。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簡易的云梯被人抬著一起沖了過去。
本來在正常情況下,大軍攻城前總要先勸守城將領投降,若是對方肯投降的話,也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但是很明顯,這樣的情況并不符合眼下的情況。
因為無論城內守將降與不降,農民軍進城后都要大肆劫掠,以此獲取糧草補給。
除此之外,肯定也會進行大肆屠殺!
所以,守城將領無論如何都不會投降,既然如此,雙方也就無需多費唇舌,直接干就完了!
與此同時,汪喬年在城樓上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大軍,不由得也是緊緊皺起了眉頭。
因為敵軍數量實在太多了,放眼望去,少說也有十幾萬人,人頭攢動,密密麻麻遍布整個視野。
雖說大多是農民軍,沒什么戰斗力,但這龐大的數量仍令人膽寒。
好在這個時候來攻城的不是李自成,因為李自成這個時候的兵馬早已超過了五十萬人。
而且他的兵馬可不僅僅只是農民軍,其中甚至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投降的官兵,這就導致李自成無論是兵馬數量還是戰斗力都遠超張獻忠。
要是李自成來的話,怕是頃刻之間,這信陽城就要守不住了。
與此同時,眼看著城外農民軍準備靠近城池時,汪喬年果斷下達命令。
“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