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等你們到了海外,山高皇帝遠的,朝廷對你們的管束難免鞭長莫及,到時候你們肯定會生出其他的心思。”
“既然如此,那我們不如將話挑明了說。”
“另外,父皇其實也是同意你們到海外建國稱帝的。”
“不過有一個條件,那便是無論何時何地,你們都必須以大明為尊。”
“倘若有朝一日,你們膽敢對大明懷有不臣之心,那我大明的軍隊定會穿越萬里波濤,直抵你們的國度,將你們徹底覆滅。”
眾藩王聽到這話,雖然也大概知道朱慈烺剛才的話不是開玩笑,但還是嚇得紛紛惶恐地跪倒在地,口中不迭地說道:
“臣萬萬不敢,請太子殿下放心,臣至死都是大明的臣子。”
“無論臣在哪里,都以大明為尊,請殿下放心!”
朱慈烺靜靜地看著這些跪在地上的藩王,心中暗自吐槽道:
現在你們自然是不敢有二心了,但你們的子孫后代可就不好說了。
不過,這畢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未來的事他也無力顧及。
但至少在他在位的這些年里,這些海外藩國只能作為大明的附屬國而存在。
而且即便是要分封,朱慈烺也會做好一些謀劃,確保這些藩王們無法做大。
比如其中較為肥沃、資源豐富的土地,都會劃歸大明所有,由大明直接派遣軍隊和官員進行管理和掌控。
然后朱慈烺會從別的地方挑選一些合適的區域分封給這些藩王。
既要確保他們不會發展得過于強大,對大明構成威脅,又不能讓他們無法生存。
總而言之,一切都將以大明的利益為核心,圍繞大明的發展目標來進行。
話說到這個份上,該交代的基本都已交代清楚,眾人心中也各自有了盤算。
當然,并非所有人都對海外稱帝之事充滿向往。
仍有不少藩王心存顧慮,他們始終覺得大明終究是自己的根,生于斯長于斯,哪怕采用漢朝的推恩令,逐步削減爵位,他們也更愿意留在大明的土地上。
對于這些人的決定,朱慈烺自然不會強行干涉。
緊接著,朱慈烺再次讓眾人起身,隨后好似在做最后的總結般說道:
“諸位,該說的話本宮已然毫無保留地告知了諸位,想必諸位也都領會了本宮的意思。”
“那么接下來多余的廢話也就不多說了,我們再來談談海外封地具體是怎么劃分的。”
“簡單來說,明年開始大明就會大力發展水師,然后一步步擴展海外的土地,而等到解決完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建奴后,這些土地就可以封賞給你們了。”
“若是你們想要在海外獲得更為廣闊、肥沃的封地,那就必須在接下來的這幾場戰爭中讓你們各自這一脈的宗室子弟奮勇殺敵,建立赫赫軍功。”
“總而言之,封地的大小是依據軍功的大小來進行劃分的。”
“至于那些能力卓越、表現出眾的宗室子弟,還會額外得到賞賜的土地。”
眾藩王一聽,瞬間恍然大悟,也都明白了朱慈烺的意圖。
也就是說,若他們想在海外擁有更多更好的封地,那就必須要讓他們這一脈的宗室子弟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用軍功換取海外封地,怎么看都沒什么毛病。
想到此處,眾藩王趕忙齊聲說道:
“臣遵命。”
話說到這里,也就沒什么好說的了,朱慈烺又交代了一些其他相關事宜之后,這才讓眾藩王退下。
等到離開皇宮的時候,這些藩王們一個個只覺得渾身大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