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朱慈烺這才看向高三喜說道:
“這些事情你不必擔憂,這水泥本宮還有別的用處,你只管加大水泥的生產力度即可。”
“記住,沒有本宮的命令,水泥生產一刻也不能停歇,反而要繼續加大產量。”
高三喜雖然不知道朱慈烺接下來要用這水泥干什么,但還是連忙領命。
“臣遵旨!”
隨后便退了下去。
待高三喜離開后,朱慈烺想了想,覺得修路一事牽扯甚廣,還是必須與工部和戶部共同商議一下才好。
畢竟這兩個部門一個出錢一個出人,缺一不可。
于是,他即刻傳令,召見工部尚書周士樸和戶部尚書倪元璐來見。
沒過多久,這二人便匆匆趕來了東宮。
他們一見到朱慈烺,便拱手行禮道:
“臣見過太子殿下!”
“臣見過太子殿下!”
朱慈烺一如既往地讓人搬來兩張凳子,待這兩位老臣坐下后,這才緩緩說道:
“今日召二位前來,是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要與你們商議。”
“此事關乎大明的長遠發展,還望二位能夠全力配合。”
二人聽到這話,立刻挺直身子,表情嚴肅地說道:
“太子殿下但說無妨,臣等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朱慈烺微微點頭,然后繼續說道:
“不瞞二位,就在剛剛本宮收到通報,說是大明水泥廠生產的水泥嚴重過剩,已然無處使用。”
“本宮思索再三,想用這些水泥來做一件大事。”
“這件大事不是別的,而是修路。”
修路?
兩位大臣聽到這話,不禁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驚訝之色。
稍作停頓后,戶部尚書倪元璐率先開口道:
“敢問太子殿下,您打算修哪些地方的路呢?”
朱慈烺目光堅定,語氣沉穩地說道:
“自然是要修筑連接整個天下的道路,二位應當都了解水泥的特性,用它修筑的城墻堪稱堅不可摧。”
“同樣的道理,若用水泥來修路,那修建出來的水泥路也將無比堅固,極大地方便人員和物資的通行。”
“諸位不妨設想一下,若用水泥修筑的水泥路將大明的各府州縣緊密連接起來,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屆時,無論大明遭遇何種災難、民變或者戰爭,朝廷都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大大提升朝廷應對各種災禍的能力和速度。”
“打個比方,若宣府遭受蒙古人的襲擊,而恰好此時朝廷已修建了一條從京城直通宣府的水泥路。”
“那么,朝廷在得知消息后,大軍便能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宣府,進行平叛。”
周士樸和倪元璐都是久經官場、聰明絕頂之人,朱慈烺這么一解釋,他們瞬間便明白了其中的深遠意義。
只是沒等他們開口說些什么,朱慈烺接著又說道:
“除此之外,道路的修建還能夠加速各地貨物的流通,促進市場的繁榮。”
“比如以前運一車貨物因為交通不便,需要用到兩天的時間,但有了水泥路之后,一天的時間就夠了。”
“總而言之,本宮覺得此事勢在必行!”
聽到這里,倪元璐和周士樸相互對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重視與贊同。
毫無疑問,朱慈烺所提出的這個計劃對于大明的未來發展而言,無疑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舉措。
隨即倪元璐率先站起身來,向著朱慈烺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