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給你,但你不能硬要啊
因此在沉吟片刻后,朱慈烺還是緩緩搖頭,語氣平和卻又透著不容置疑。
“此事暫且擱置,日后再議,不過本宮在此承諾,此次修路所需水泥,皆由水泥廠免費供應,全力支持工程所需。”
周士樸見朱慈烺這般表態,雖心有不甘,但也明白朱慈烺已然做出決定,自己也不好再去爭辯了。
隨即無奈地點點頭,接受了這個結果。
然后繼續說道:
“既然如此,那臣回去之后,即刻著手招募民夫和工匠,為修路做好一切準備。”
然而聽到這話的時候,朱慈烺卻再次搖頭,眼中閃過一抹睿智的光芒說道:
“關于此事,本宮其實另有想法。”
周士樸聞言,頓時滿臉疑惑,似乎不明白朱慈烺是什么意思。
朱慈烺先是端起茶盞輕抿一口,隨后這才緩緩說道:
“雖說當下只是試驗階段,但京城地域廣闊,修路所需工人和工匠數量必定不少。”
“與其從民間大規模招募,不如將目光投向漕工,直接從他們當中選拔,諸位以為如何?”
漕工?
周士樸聽到這個提議先是一愣,臉上寫滿了驚訝。
但僅僅過了一秒,他腦海中靈光一閃,猶如一道閃電劃過夜空,瞬間豁然開朗。
緊接著,他激動得猛地一拍大腿,高聲贊嘆:
“太子殿下真是圣明啊!臣明白了,臣全明白了!”
此刻的周士樸,興奮之情溢于言表,眼中閃爍著欽佩的光芒。
至于一旁的倪元璐,此刻卻是一臉懵逼,滿臉困惑地看著周士樸,因為他一時間真沒搞懂周士樸到底明白了什么,突然之間就這么激動?
不就是調漕工來京城修路嗎?
這么激動干什么?
想到這里,倪元璐忍不住問道:
“周大人,你到底明白什么了?”
周士樸此刻已然興奮得難以自持,他快速轉身面向倪元璐,語速極快地解釋道:
“倪大人,您仔細想想,倘若將來大明全國各地都要修建水泥路,那漕運所需人手必定大幅減少,屆時,那百萬漕工將何去何從?。”
“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民亂,危及社稷。”
“可若是將他們全部招募來修建水泥路,不正好解決了他們的生計問題,還能為修建水泥路提供充足人力,此乃一舉兩得啊!”
倪元璐聽到這番解釋,瞬間恍然大悟,原本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臉上浮現出驚喜之色。
“妙啊!周大人所言極是,太子殿下此計當真高明!”
他一邊贊嘆,一邊不住地點頭,看向朱慈烺的目光中,滿是崇敬與欽佩。
漕運這個龐大的體系一直以來都牽扯到數百萬人的生計,這就導致即便知道海運的好處,可大明一直以來都不敢貿然做出改變。
哪怕是后來的清朝也是如此。
畢竟這百萬人要是一下子失去的賴以生存的工作,肯定會為國家帶來無法言喻的災難。
而朱慈烺所說的辦法,卻是直接解決了這個問題!
與此同時,朱慈烺看著眼前兩位大臣的反應先是會心一笑,而后繼續說道:
“本宮大致便是這個意思了,既然朝廷決心修路,南方諸地的道路自然也在規劃之中。”
“待道路修建完畢,漕運的使用率勢必下降,所以必須要考慮到漕工的安置問題,而將他們轉化為修路的工匠,這邊是目前最妥善的安置方法了。”
實際上關于百萬漕工的安置難題,自朱慈烺此前山東之行后,便一直壓在他心頭。
因為他心里清楚,有了海運之后,漕運確實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畢竟漕運的成本可是海運的五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