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聽了這話并沒有感覺到太驚訝,因為關于毛文龍三個兒子的情況,其實和歷史中記載的差不多。
片刻之后,他繼續說道:
“即刻派人把他們帶回京師,就說朝廷要為他們的父親毛文龍平反。”
李若璉趕忙應道:
“臣遵旨。”
隨即便退了下去。
既然要為毛文龍平反和封爵,那么這個爵位自然是由毛文龍的長子毛承祚繼承了,至于他的二子毛承祿和三子毛有杰,朱慈烺打算讓他們跟著鄭成功一起去朝鮮。
畢竟現在距離毛文龍被殺也不過十五年左右的時間,說不定當地還有不少當年毛文龍的部下,讓他們跟著一起過去有助于收服這些人。
忙完這一切之后,已經快到中午了。
朱慈烺想了想,總覺得這件事情還是要和崇禎打個招呼,不然實在說不過去。
于是朱慈烺二話沒說,直接便趕往了皇宮。
等他趕到的時候,剛好碰上崇禎和周王后正在用午膳。
見到他來了,周皇后趕忙招呼他一起用膳。
“烺兒來了,還沒吃飯吧?快來坐!”
一旁的王承恩不等周皇后吩咐,便主動給朱慈烺添加了一副碗筷。
朱慈烺自然也不客氣,坐下便吃了起來。
如今國家雖然不缺錢了,但后宮的膳食也并沒有太過奢侈,就拿這頓飯來說吧,也不過六菜一湯而已。
估計平常的王公貴胄也不會如此寒酸。
但崇禎是一個窮怕了的皇帝,所以哪怕不缺錢,他也不想在吃喝這種事情上浪費銀子。
等到用完膳之后,周皇后隨便找了個借口便離開了。
畢竟這種場面她再熟悉不過了,朱慈烺來找崇禎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說的,她在這里有些不太合適。
等周皇后離開之后,父子二人又踱步來到了殿外,找了處涼亭坐下之后,崇禎直接開口道:
“說吧,這次又有什么事?”
朱慈烺也不客氣,直接便將之前的密信交給了崇禎。
崇禎好奇地接過密信打開看了一下,片刻之后,他的眉頭便皺了起來。
很明顯崇禎也沒有想到都這個時候了,朝鮮居然還敢派人來到大明。
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崇禎都是一個很偏激的人,他可不管朝鮮到底是不是被迫投降建奴的,他只知道朝鮮投降了建奴,不再是大明的藩屬國了。
所以緊接著,崇禎怒氣沖沖的說道:
“朝鮮還真是不要臉,明明都投降建奴了,居然還派使臣來大明,他們這是把大明當什么了?”
朱慈烺對崇禎的反應并沒有感到意外,畢竟崇禎的性子他早已經摸得很清楚了,他要是不生氣的話,這才奇怪了。
隨即,朱慈烺這才說道:
“雖然兒臣還沒有見過朝鮮使臣,但兒臣已經大概猜到他們為什么會來到大明了。”
“無非就是因為之前松錦之戰大明獲得了最終的勝利,而建奴慘敗,所以為了彌補戰后損失,建奴開始大肆掠奪朝鮮,導致朝鮮苦不堪言,這才派人來向大明求助。”
崇禎聽到這話也沒感到意外,只是說道:
“朕估計也是這個意思,不過這件事情關大明什么事?朝鮮早就不是大明的藩屬國了。”
朱慈烺知道崇禎還在生氣,但他也不在意,只是繼續說道:
“這件事情之前兒臣和內閣商議過了,不過他們都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機會。”
“機會?什么機會?”
崇禎有些納悶。
一個墻頭草跑來求助大明,這怎么就成一個機會了?
朱慈烺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道:
“父皇,你還記得毛文龍嗎?”
毛文龍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崇禎的記憶仿佛一下子被打開,臉色瞬間就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