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可沒有忘記,遼東之所以會變成如今這樣的局勢,毛文龍可是一個關鍵因素。
當然,這不是毛文龍的錯,而是袁崇煥的錯。
當年袁崇煥要是不殺毛文龍的話,大明未必會變成如今這般樣子。
一想到袁崇煥,崇禎的血壓不由又高了幾分,不過他還是耐著性子問道:
“好端端的,你提毛文龍做什么?”
朱慈烺道:
“兒臣想要復刻當年毛文龍的戰略,在朝鮮附近駐兵,以威懾建奴后方。”
“位置要么就在皮島,要么就在皮島附近,軍隊的話以水師為主。”
崇禎聽到這話,眼睛瞬間就亮了。
他或許有些偏激和昏庸,但關于這種戰略意義他還是知道的。
因此簡單思考了一下之后,崇禎便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不錯,確實是可以這么做的,只要大明在朝鮮附近駐軍,建奴就不敢再輕易進攻大明了。”
“不過你準備派誰去?”
這件事情朱慈烺沒什么好隱瞞的,直接便說道:
“兒臣打算派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去,除此之外,再派一些水師將領一起去,不過最終兒臣想讓鄭成功統領這支軍隊。”
鄭成功?
崇禎聽到這個名字一瞬間有些迷茫,似乎想不起來到底是誰。
不過很快他還是想到了什么,然后說道:
“就是之前去遼東的時候跟在你身邊的那個年輕武將?鄭芝龍的兒子?”
很明顯,崇禎對鄭成功還是有幾分印象的。
朱慈烺點頭道:
“沒錯,就是此人。”
可緊接著,崇禎倒是有些猶豫了起來。
因為他覺得鄭成功實在是太年輕了。
不過他其實也理解朱慈烺為什么非要派這么一個人去,畢竟皮島孤懸海外,所以一定要派一個自己極為親近的人去才能放心,以避免君臣相疑。
不然要是導致最后再發生之前毛文龍的事件,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想到這里,崇禎突然又好似想到了什么,無奈的搖了搖頭。
因為他知道朱慈烺早就做好了決定,之所以要跟他說,只是跟他打個招呼而已。
無論他同意與否,朱慈烺都會這么干。
既然如此,他又何苦在糾結這件事情?
想到這里,崇禎便說道:
“行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反正朕也改變不了你的決心。”
至此,這件事情就算這么定下來了。
不過當然,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
朱慈烺接著又說道:
“既然朝廷肯定了毛文龍之前的戰略意義,也定了袁崇煥的罪,那么就必須要為毛文龍平反了。”
“不然那些即將要去朝鮮駐軍的將領和士兵們肯定會不安心的。”
崇禎想了想,然后點頭道:
“確實如此!那邊為他平反吧!”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一直都沒有給毛文龍平反,這其中涉及很多的原因。
包括政治考量、個人性格、朝廷局勢等,具體可歸納如下:
首先毛文龍是被袁崇煥以十二大罪擅自殺害的,而袁崇煥后來又被崇禎定為通敵叛國的罪人。
這個時候若為毛文龍平反,等于間接承認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冤案,進而可能動搖崇禎對袁崇煥案的定性。
其次就是皇權威嚴的問題,要是幫毛文龍平反的話,這就意味著崇禎主動承認他是錯的,當時的崇禎敏感多疑,所以他不愿意承認這種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