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眼下,朱慈烺代表的就是皇權!
朱慈烺依舊沒有說話,只是目光在其他幾位大臣臉上掃過,然后突然落在了張志發臉上。
只見此時此刻,張志發的神情有些怪異,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朱慈烺再次開口問道:
“張閣老,你意下如何?”
張志發的胡須微微顫抖,抬起頭時眼中滿是不忍,道:
“殿下,河南百姓何其無辜!強遷之舉,與驅民于水火何異?”
“年輕力壯的百姓還好說,可對于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稚子,又該怎么辦?”
他的聲音帶著幾分憐憫,在寂靜的大殿里顯得格外清晰。
朱慈烺還未答話,一旁的李邦華卻在此時重重地嘆了口氣:
“張閣老,恕本官直言,若不如此,這些留下來的百姓大多數最終都會成為新的農民軍,到時候河南只會更亂。”
“與其如此,倒不如直接從根源上解決此事。”
“畢竟長痛不如短痛!”
張志發聽到這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就在這時,朱慈烺也終于開口了。
只見他緩緩說道:
“其實本宮也明白,此計確有不妥之處,但是為了徹底解決賊寇之禍,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到時候朝廷會派遣河南周邊的兵馬幫忙遷移這些百姓,所需的糧草全部由朝廷撥付。”
“若是有人不愿意遷移、或者因為身體原因無法遷移的,就算抬也要把他們抬過去!”
“總而言之,不能給李自成和張獻忠留下一個人、一粒糧食!”
頓了頓,朱慈烺又道:
“你們放心,本宮知道你們好名聲,所以此事便以父皇的名義昭告天下吧,父皇那邊本宮自會去說!”
“本宮有把握,父皇一定會同意的!”
幾位大臣聽到這話,先是面面相覷,但很快還是拱手應道:
“臣遵命!”
當他們抬起頭時,看向朱慈烺的目光已全然不同。
原本以為這位太子會將這個責任推給內閣,自己和崇禎落個從善如流的美名。
卻不想,他竟是要將這千古罵名安在崇禎頭上。
如果是在以前的話,他們肯定會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一般的事情。
畢竟古往今來,哪個君王不是將‘仁君’二字看得比命還重?
崇禎更是如此!
崇禎要是能答應的話,那簡直和見鬼沒什么區別了。
但現在嘛
他們卻覺的崇禎一定會答應此事,畢竟如今的崇禎,早就不是以前的崇禎了。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朱慈烺倒是真想把這口鍋扣在幾位內閣大臣身上。
可想了想又覺得不妥,畢竟這些人以后自己還是要用的,要是他們的名聲壞了,對自己可沒什么好處。
反倒是崇禎,名聲什么的已經不重要了。
所以他才打算讓崇禎背這個鍋,畢竟崇禎就是專門干這個的。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