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和期待,畢竟如今他們面臨著如此嚴峻的局勢,急需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
羅汝才本來也沒什么好辦法,但李自成問起,他只能假裝沉思了片刻后道:
“本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利攻下潼關,然后占據陜西,畢竟潼關可是天險之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只要占據了潼關,憑借其天險,我們就能守住陜西,就算最后真的守不住,也可以退到四川。”
“到時候就算是朝廷真的派了幾十萬大軍,也沒辦法對我們做些什么。”
“可如今這潼關守軍眾多,且防守嚴密,實在是太難攻破了,所以在下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已經入秋了,天氣漸漸轉涼,不出意外的話,再過一個月就要下雪了。”
“一旦下雪,道路難行,我們也沒有什么時間再去占領別的地方了。”
李自成聞言,也是無奈地點了點頭。
他在陜西河南一帶混跡了數十年,對這里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十分熟悉,當然知道最近幾年的天氣變化。
每到十月底的時候,天氣就會驟變,開始下雪,然后一直到來年三四月份,這中間最起碼有四個多月的時間大雪紛飛。
而在這段時間里,基本上他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坐吃山空。
這也是為什么他非要攻下潼關的原因。
只要攻下了潼關,占據了關中這片富饒之地,那他就可以搶奪更多的糧食來供養他的大軍了。
別的不說,單單一個秦王府幾百年的積蓄,估計就可以供養他的軍隊吃上一兩年了。
有了充足的糧食,他們才能在這寒冷的冬天里生存下去,才有機會繼續發展自己的勢力。
片刻之后,李自成無奈地嘆了口氣,然后繼續說道:
“羅先生的擔憂本王又何嘗不知?”
“只是如今在河南,已經沒有多少糧食可以搶了,連年的天災導致百姓們的生活苦不堪言,糧食也所剩無幾。”
“這也是為什么本王非要拿下潼關的原因。”
“要是不進入陜西的話,咱們這六十萬大軍的過冬就會是一個大問題。”
“只是本王也沒有想到這孫傳庭實在是太厲害了,整整三個月了,我們發動了無數次的進攻,愣是沒攻下潼關。”
說到這里的時候,李自成也是無奈的在心中嘆了口氣。
沒辦法,潼關真他娘的太難打了!
羅汝才聞言,皺著眉頭想了一下。
片刻后,他這才說道:
“闖王,不如這樣,咱們接下來還是先攻打潼關,為期半月。”
“在這半個月時間內,我們還是集中所有的兵力全力攻打潼關,要是能攻打下潼關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但若是攻打不下潼關,那我們就立刻放棄潼關,然后開始在河南境內搜集更多的糧食和棉花準備過冬。”
“河南雖然戰亂頻繁,但總還有一些地方存有糧食和棉花,我們多花些時間和精力,應該能搜集到不少。”
“等冬天過去,天氣轉暖,我們再從長計議如何?”
張獻忠聞言,也是附和道:
“闖王,在下覺得羅先生說的沒錯,攻打陜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存實力。”
“若是冬天到了,而我們無處可去、無糧可吃的話,那么一切都完了。”
“士兵們吃不飽穿不暖,就會產生不滿情緒,甚至可能會發生嘩變,到時候不用朝廷的兵馬來攻打,我們自己就會土崩瓦解。”
“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先解決過冬的問題,保存實力,等來年再做打算。”
李自成想了想,覺得這確實是一個辦法,既不影響自己攻打潼關的計劃,也不影響接下來大軍的過冬。
于是乎,當下他便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那就按羅先生說的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