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里,或許會有人心生疑惑,阿布奈又不是白癡,他怎會輕易上當受騙呢?
拜托!這話可就大錯特錯了!
這哪里能叫上當受騙呢?
這分明就是一場互利共贏、皆大歡喜的好事呀!
要知道現在的阿布奈窮的簡直都要尿血了。
雖說他成功收復了之前蒙古的土地,可在此之前,蒙古早已被建奴攪得雞犬不寧、滿目瘡痍。
建奴就像一群貪婪的蝗蟲,所到之處,大量的牛羊被掠奪,以往積攢的財富也被席卷一空,并且全部都被帶到了遼東。
留給蒙古的,不過是一片荒蕪破敗的景象,連維持牧民基本生存的物資都所剩無幾。
在這樣的艱難處境下,阿布奈即便重新擁有了這片土地,又能得到什么呢?
他不僅無法獲取物資,反而還要承擔起贍養那些投奔他的牧民的重任。
畢竟那些牧民可是拖家帶口,眼巴巴地指望著他這個新任大汗能夠給予他們庇護和生存的希望呢。
可話說回來,阿布奈又能從哪里變出足夠的物資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呢?
而且根據最近從宣府和遼東那邊傳來的密報,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牛羊馬匹源源不斷地從蒙古運到宣府和錦州的互市進行交易。
隨后這些交易來的銀子又會立刻被拿去換取糧食、布匹、茶葉、食鹽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
很明顯,這一切都是阿布奈干的。
而他這么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盡辦法保證他手下的牧民能夠順利熬過這個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天罷了。
然而僅僅做到這一步還遠遠不夠,普通的牧民吃飽飯或許就已經很滿足了,但是那些跟隨阿布奈的大軍,可不是僅僅吃飽肚子就行的。
他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為阿布奈賣命,要是阿莫奈只拿吃飽飯來搪塞他們,那他們怎么可能會答應?
畢竟,誰不想過上好日子呢?
別的不說,最起碼馬匹、牛羊、草場、銀子這些東西總該有吧?
可這些東西,阿布奈目前根本就拿不出來,因為大部分的早就被建奴搶走了,剩下的他基本上也都拿來和大明換了糧食和其他生活物資。
所以無奈之下,阿布奈只能想辦法去劫掠周邊的部落,希望能從那些部落手中搶到一些物資,來緩解眼前的困境。
要是放在以前,阿布奈絕對會把目光投向大明。
畢竟大明地域遼闊,物產豐富,要是能搶上一把,一定可以解決他的燃眉之急。
可是經過了之前的松錦之戰,阿布奈算是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甚至連想都不敢再想了。
因為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他親眼目睹了大明軍隊的強大戰斗力。
大明軍隊連不可一世的建奴都能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更何況是他呢?
他手下的這點兵力,在大明軍隊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要是貿然去招惹大明,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所以在朱慈烺看來,只要大明愿意拋出合作的橄欖枝,阿布奈肯定也會欣然答應的。
到時候雙方一起出兵,齊心協力,平分戰利品,然后再平分打下來的領土,這難道不是一件皆大歡喜、合作共贏的美事嗎?
至于這樣做會不會成為其他草原部落的公敵,阿布奈估計已經顧不上那么多了。
在他心里,沒有什么比穩定軍心、以及順利度過這個冬天更重要的事情了。
要是不能穩定軍心、以及順利熬過這個寒冬的話,他剛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蒙古帝國就會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在狂風暴雨中轟然倒塌,化為一片廢墟。
而這就是阿布奈最恐懼的事情!
無論如何,阿布奈都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作為大明的兵部尚書,李邦華自然也是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毫不猶豫地表示贊同。
不過緊接著,李邦華似乎想到了什么,臉色瞬間就變得有些難看了起來。
朱慈烺一直關注著李邦華的表情變化,看到這一幕,隨即直接開口問道:
“怎么,是不是想到了什么事情?要是有的話,現在便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