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是這么說的,而且李大人看起來十分著急,想必是事情萬分緊急。”
這話一出口,薛國觀心中頓時“咯噔”一下,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他深知陜西那邊向來是局勢復雜之地,如今李邦華如此著急地求見,必然是那邊出了大事。
莫不是潼關丟了?
想到這里,薛國觀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說道:
“快李大人進來。”
小太監聽到這話,也不敢有片刻停留,立刻轉身匆匆離開了。
與此同時,其他三位內閣大臣也紛紛放下了手中的筆,然后抬起頭來,彼此對視了一眼,眼神中滿是凝重。
他們都是心思聰慧之人,自然明白李邦華在這個時候突然來到這里,還帶著陜西發來的緊急軍報,肯定是陜西那邊出了天大的事情。
要知道在如今這個之后,他們最為擔憂的便是陜西出事。
因為陜西一旦有變,極有可能意味著李自成已經攻破了潼關,進而進入陜西腹地。
倘若真是如此,那么朝廷之前精心布局的針對農民軍的戰略將會瞬間化為泡影。
畢竟一旦李自成進入陜西,他既可以選擇揮師北上,直逼山西,也可以選擇南下四川。
而一旦他去了四川,那局勢將會變得更加復雜棘手,想要再對付他,可就難上加難了。
就在眾人各自思緒萬千、胡思亂想之際,李邦華終于匆匆走了進來。
他神色匆匆,腳步急促,剛一踏入內閣值房便迫不及待地舉起手中的奏疏大聲道:
“諸位,快來看看!這是孫傳庭剛剛從陜西發來的奏疏,說是李自成要投降!”
什么?
聽到這話,四位內閣大臣頓時面面相覷,臉上滿是驚愕之色。
不過他們倒不是因為李自成要投降這件事本身而感到驚訝,畢竟投降這事兒李自成都干過六次了。
他那反復無常的名聲早已傳遍天下,投降有什么好驚訝的?
真正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是,這件事為何要大費周章地送到京城來?
畢竟誰都知道,李自成這肯定是在詐降!
既然是詐降,直接無視不就好了?
然后繼續該干什么干什么,就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即便朝廷之前曾下過圣旨,明確表示一定要接受農民軍的投降,但這種事情也要分場合、看時機啊!
對于這種一眼假的事情,就算孫傳庭假裝沒收到李自成的降表,然后繼續按照原計劃駐守潼關,也不會有人真的去怪罪孫傳庭啊!
很明顯,這幾位內閣大臣此刻完全是一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模樣。
或許在當下,他們確實不會因為這件事去責怪孫傳庭,哪怕是崇禎或者朱慈烺知道了也是如此!
畢竟李自成確實沒有任何信譽可言!
但是話說回來,誰能保證以后不會有人拿這件事大做文章,借此攻擊孫傳庭呢?
畢竟這可是抗旨大罪,輕則罷官、重則砍頭!
當然,這些念頭只是在他們腦海中一閃而過,并沒有人仔細考慮這么做的后果。
隨即下一秒,那封奏疏便被送到了薛國觀手里。
薛國觀也沒有猶豫,直接就打開奏疏,然后快速地瀏覽了起來。
緊接著,薛國觀的眉頭卻漸漸皺了起來,因為李自成這次開出的投降條件,可謂是“誠意滿滿”。
他先是下令撤兵,然后又送了一萬人過來作為投降朝廷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