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武將心里感到十分不滿。
他們心里想著,自己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歷經無數艱難險阻才換來了如今的官職。
如今這些農民軍只要帶人投降就可以做和他同樣的官,這是不是太便宜他們了?
但后來又仔細一想,要是這么一直打下去的話,說不定自己哪天也就掛了,到時候豈不是什么都沒了?
再者說了,就算投降了朝廷,這些農民軍最后也會被派去遼東對抗建奴和戍邊,未來能不能活著還不一定呢!
想明白了這點,他們心中的不滿這才消散了些。
就在這時,孫傳庭突然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他環視了一圈眾人,然后說道:
“諸位,既然圣旨已到,那么接下來就該派人去李自成那邊宣旨了。”
“大家覺得這個宣旨的人由何人擔任為好?”
眾人聽到這話,瞬間面面相覷起來,原本熱鬧的氛圍一下子變得安靜了下來。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一趟有可能會是有去無回,畢竟誰都知道李自成從來都不是真心投降的,他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推翻朝廷自立為王。
萬一前去宣旨的人剛一宣讀圣旨,結果李自成當場翻臉,直接砍殺了宣旨的人,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一時間,所有人都開始猶豫了起來。
雖然作為一個武將,報效國家,戰死沙場是他們最終的歸宿,但要是就這么白白的去送死,誰又愿意呢?
畢竟這樣死的也太窩囊了!
眼看著眾人都有些猶豫,孫傳庭也不生氣,因為他也知道這些人心里在顧慮些什么。
緊接著正當他正準備說些什么的時候,突然就在這時,一個武將站了出來。
“大人,末將愿往!”
那武將聲音洪亮,眼神中透著堅定和無畏。
孫傳庭看著眼前的將領,他認識這個人,此人名為孫守法,是他手下的一名參將。
孫守法向來十分勇猛,在戰場上總是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是一個難得的猛將。
而且在歷史上,孫守法也是一位難得的忠臣。
他祖上三代皆為軍戶,自幼習武,練就了一身好本領。
天啟年間的時候,他加入榆林邊軍,因作戰勇猛,屢立戰功,被授予總旗銜。
之后他先在曹文詔麾下作戰,后隨洪承疇、孫傳庭圍剿農民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原本的歷史上,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后,孫守法在鳳翔起兵抗擊建奴,他擁戴秦王朱輔,收集潰兵,聯絡賀珍,兵力達七萬。
一六四七年,孫守法在喬麥山被建奴重圍,他力戰被俘,寧死不屈,最終英勇就義!
他也是一個民族英雄,為后世所敬仰。
看吧,無論何時何地,華夏從來都不缺為國盡忠的忠臣,而就是這些忠臣筑起了漢人的脊骨!
即便他們最終還是失敗了,但哪怕相隔百年、千年,他們的名字依舊會被后人記住!
當然,此時的孫傳庭并不知道這些,他只是鄭重地看著孫守法說道:
“孫守法,你可知道此次前去的風險?若是出什么意外的話,你有可能回不來了。”
孫守法聽到這話,笑了笑說:
“回大人的話,末將自然知道,但這種事情總該有人去做不是嗎?總不能讓賊寇小看了朝廷的威嚴。”
“末將身為朝廷的武將,理應為國家分憂,為朝廷效力,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末將也絕不退縮。”
就在這時,又有幾名武將站了出來。
“啟稟大人,末將愿意一同前往!”
隨后更多的人站了出來,愿意與孫守法一同前往李自成的大營宣旨。
孫傳庭看著這些人,心中頗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