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汝才聽了這話,摸了摸胡子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過了片刻,他緩緩說道:
“以我之見,若是朝廷沒有答應我們的要求,估計孫傳庭也不會來宣旨了,既然他肯來宣旨,那就證明朝廷應該是答應了我們的條件。”
“不過我總覺得這背后還有什么別的算計。”
他的聲音低沉而謹慎,仿佛在提醒著李自成要時刻保持警惕。
李自成嗯了一聲,臉上的憂慮之色卻并未消散。
他皺著眉頭,又有些憂心忡忡地問道:
“可這樣也不行吧?這圣旨要是一宣讀,崇禎答應了咱們的要求,咱們接下來又該怎么做?”
“要是不投降的話,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畢竟咱們之前已經提出了和談的條件,要是現在反悔,恐怕會落人口實。”
眾人心里也都清楚,最開始李自成提出投降,不過是為了拖延時間而已。
畢竟按照他們的估算,朝廷在接到孫傳庭的奏報之后,肯定會進行一番激烈的討論和權衡,怎么著也要拖個兩三個月才能商量出一個解決辦法。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才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冊封圣旨就到了,這倒是讓他們有些不知所措了。
因為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和朝廷翻臉的話對他們而言實在沒什么好處。
畢竟朝廷的勢力依然龐大,如果貿然與之對抗,他們很可能會陷入困境。
可要是接受朝廷的冊封,然后主動投降朝廷,那也太荒唐了!
他李自成怎么能接受朝廷的冊封呢?
再說了,難道他接受了冊封,孫傳庭就會乖乖讓他進入陜西,然后當這個陜西總兵、掌控陜西的所有兵馬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孫傳庭是朝廷的忠臣,一直視他們這些農民軍為眼中釘、肉中刺,怎么可能輕易讓他們進入自己的地盤?
一時間,李自成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扎,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然而一旁的羅汝才卻沒有絲毫的擔憂,只見他笑著說道:
“闖王放心,這種事情也沒什么好糾結的,既然朝廷要冊封闖王,那么闖王接受便是,至于接下來的所有事情,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拖!”
“反正我們之前也沒說在朝廷答應我們的投降之后什么時候會完成所有的交接,所以即便拖到明年也是很合理的。”
“大不了到時候每天再送一些老弱病殘到潼關去就行了,這樣也不算違背之前的承諾,朝廷也拿我們沒辦法。”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狡黠和自信,仿佛已經找到了應對之策。
李自成聽到這話,當下便拍了拍大腿,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說道:
“好!軍師果然是大才,這種辦法都能想到!就這么辦,如果朝廷真的答應了我的條件,那么我就假意接受朝廷的冊封,然后一直拖下去,直到想到其他辦法為止!”
就這樣,李自成總算是下定了決心。
那就是先看看朝廷的圣旨上到底寫了什么,如果真是答應了他的所有要求,那他就假裝投降,然后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隨后,他回到營帳之中,靜靜地等待著孫傳庭派來的人宣旨。
不多時,伴隨著一陣嘈雜的腳步聲響起,便看到十來個人走了進來。
為首的正是孫守法,他手中高高捧著一份圣旨,神情異常嚴肅。
他的身后跟著十二名士兵,個個身姿挺拔,眼神堅定,緊緊地護衛著孫守法。
說實話,孫守法現在其實也怕得厲害,他深知自己此次前來宣旨,無異于深入虎穴。
畢竟李自成等人都是殺人不眨眼的賊寇,但是他是朝廷的武將,自然有武將的風骨,哪怕身處險地,他也要保持氣節。
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這般想著,他暗暗握緊了手中的圣旨,心中充滿了悲壯之情。
就在這時,只聽站在李自成身邊的一個武將突然大聲呵斥道:
“大膽!見了闖王為何不跪?”
那人的聲音如洪鐘般響亮,在營帳內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