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各項數據都對得上,讓人無可挑剔。
看完這些內容之后,朱慈烺就沉默了,因為這一千八百萬兩的銀子確實是花的實實在在的,每一分錢都有它的去處。
但他還是有些意外,總覺得這花的也太多了。
算下來的話,修一公里的水泥路差不多居然要花費三萬兩銀子。
這要是想要在整個大明境內修建水泥路的話,這得花費多少銀子啊?
那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想想都讓人頭疼。
想到這里,朱慈烺一臉痛苦地捏了捏眉心,只覺得腦袋一陣發脹。
然后,他看向站在一旁的馬寶。
沒等朱慈烺開口,馬寶就察覺朱慈烺這是有事兒要吩咐,然后像個聽話的小跟班似的屁顛屁顛地走了進來。
朱慈烺直接說道:
“去把戶部尚書倪元璐和工部尚書周士樸請過來。”
馬寶聽到這話,趕忙點頭哈腰地說道:
“奴婢這就去。”
隨后,便迅速離開了。
朱慈烺的視線再次落在了手中的這封奏疏上。
雖然修路的事情從這份奏疏來看沒什么問題,各項數據都很清晰,處理得也很合理。
但朱慈烺總覺得接下來還是要跟他們商量一下之后的事情。畢竟按照之前制定的計劃,接下來要修建三條路。
分別是京城到宣府的、京城到天津的以及京城到遼東的。
把這三條路加起來,總路程超過了一千公里,換算下來的話就是兩千多里。
這要是按照這個方式修起來的話,那么估計最起碼也要花費三千萬兩以上。
哪怕經過稅收改革之后朝廷每年可以收入七千萬兩銀子左右,但朱慈烺還是覺得這個數字太夸張了。
三千萬兩,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這幾乎占到了朝廷年收入的一半。
要是都拿去修路了,那朝廷的其他開支怎么辦?
軍隊的糧餉、官員的俸祿、百姓的救濟,這些可都是需要銀子的地方啊。
朱慈烺越想越覺得頭疼,只覺得這修路的事情遠比他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沒過多久,戶部尚書倪元璐和工部尚書周士樸便腳步匆匆地趕了進來。
兩人剛一進屋,瞧見朱慈烺正端坐在那兒,剛要依照規矩參拜,朱慈烺就趕忙擺了擺手,然后語氣隨和地說道:
“兩位大人不用多禮,都坐下說話。”
接著,馬寶手腳麻利,很快就將凳子搬了過來,穩穩地放在了倪元璐和周士樸身后。
等到二人緩緩坐下之后,朱慈烺手這才晃了晃那份關于修路花費的折子,然后開口說道:
“怎么這次修路花了這么多錢?”
倪元璐本就是個聰明人,他早就猜到了朱慈烺此次召見他們,定然是因為這修路花費的事情,因此再來的路上他早就做好了應對的說辭。
此時聽到朱慈烺發問,他趕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然后說道:
“啟稟太子殿下,這筆錢戶部都有詳細的備份,每一筆開支都有跡可循,臣可以以性命擔保,絕對沒有任何人貪污一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