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數字雖然有些夸張,但朱慈烺還是能接受的,畢竟眼下的大明還是很有錢的。
于是緊接著,朱慈烺繼續說道:
“雖然耗費的銀子是多了些,但這件事情還是勢在必行!”
“而且戶部如今的銀子應該還有個幾千萬兩吧,再加上明年的各項收入,這筆銀子對于戶部來說應該也不算什么問題吧?”
倪元璐聽到這話,臉色瞬間就垮了下來,然后開始訴苦道:
“太子殿下,話不是這么說的,戶部確實是有銀子,但這筆銀子的每一筆款項都是有數的,都有它特定的用途。”
“別的不說,就說大明準備在蒙古駐兵一事,光是這件事情,戶部就需要準備一千萬兩以上的銀子。”
“畢竟要招募士兵,就得給他們發放軍餉、購置武器裝備、建造營房,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銀子。”
“除此之外,朝廷依舊不斷向遼東移民,每月的花費也都在十萬兩銀子左右。”
“移民到了遼東,要給他們分配土地、提供種子和農具,幫助他們安頓下來,這些開支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每個月的軍餉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因此戶部的錢是真不夠花呀,若是一下子要拿出四千萬兩銀子修路,戶部實在是拿不出來。”
“還望殿下能想一些其他辦法解決此事,不然戶部可就真的要入不敷出了。”
朱慈烺聽到這話,并沒有說什么,而是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倪元璐。
因為他算是聽出來了,這老家伙是在暗示他,這筆銀子別讓戶部出,最好是讓內帑出!
畢竟誰都知道,內帑里面的銀子現在最少也有兩萬萬兩,也就是兩億兩!
拿出這筆銀子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朱慈烺卻并不打算這么做。
這倒不是因為他小氣,而是這種事情有第一次的話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到最后搞不好以后修路就只能用內帑了。
可以后他可是打算要修建整個大明的道路,類似于后世的國道、省道、縣道,到時候內帑也不夠霍霍啊。
所以必須想一個辦法,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件事情。
想到這里,朱慈烺突然靈機一動,眼睛里閃過一絲光芒。
隨后他看向倪元璐,笑著說道:
“如果本宮有一個法子,既不用內帑出錢,也不用戶部出錢,那你覺得如何?”
什么?
聽到這話的時候,倪元璐和周士樸瞬間便愣住了。
他們一臉震驚地看向了朱慈烺,滿臉都是疑惑震驚的神情。
不用內帑出、戶部出錢就能修好路?這話怎么聽著這么玄乎呢?
下一秒,朱慈烺也懶得再跟他們打啞謎了,而是直接說道:
“簡單來說,本宮想要發行一種債務,向天下的百姓、商人以及官員舉借款項,這個東西的名字本宮想好了,就叫大明國債。”
“我們可以向他們承諾,給予一定的利息回報,等過個半年、一年,朝廷有錢了,再把本金和利息一起還給他們。”
“這樣一來,既能籌集到修路的銀子,又不會給內帑和戶部帶來太大的壓力。”
沒錯,此時此刻,朱慈烺準備發行大明國債了。
畢竟他不想動用內帑和戶部的錢,只能從其他地方搞錢了,而發行國債就是最快最好的來錢方式了。
他心里清楚,只要操作得當,這個辦法肯定能行得通。
而當朱慈烺將關于國債的設想緩緩道出之時,周士樸和倪元璐二人瞬間如遭雷擊,目瞪口呆地僵立當場。
朱慈烺所言乍一聽倒是挺不錯的,還煞有介事地起了個“大明國債”這般新穎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