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以為朱慈烺會拒絕或者提出什么別的意見,結果沒想到朱慈烺真就這么答應了。
想到這里,崇禎忍不住開口說道:
“等等,這件事情你就這么答應了,你就沒點別的什么意見?”
一旁的周皇后聽到這話都無語了。
“陛下,你到底是怎么了?烺兒沒來之前,你擔心他不答應,結果烺兒答應之后,你又覺得他答應得太爽快,這都什么跟什么呀?”
與此同時,朱慈烺也有些無語。
但緊接著他還是繼續說道:
“兒臣相信父皇和母后的眼光,所以這件事情就交給父皇和母后去處置吧,兒臣絕無意見。”
當然,話說是這么說,但最后關頭朱慈烺肯定是要親自把關的。
畢竟這件事關乎他的終身大事,他可不會如此輕易地就交給別人決定。
不過他倒是不擔心周皇后會給他選一個丑八怪當太子妃,畢竟縱觀大明歷任皇后,除了個別之外,基本上都是賢良淑德之人,容貌也不會太差。
眼看著這件事情進行的這么順利,倒是把崇禎給搞的不會了。
不過很快崇禎還是反應的過來,然后心中一陣無語。
看來有些事情還真是他自己給想的太復雜了。
就在這時,朱慈烺突然開口道:
“對了父皇,兒臣剛才聽王公公說,再過三個月就是父皇的壽辰了,還說禮部曾經奏請過,要不要為父皇舉辦壽宴,結果父皇拒絕了,這是為何?”
這話其實有點明知故問的意思,畢竟朱慈烺已經知道了崇禎為什么會拒絕,不過這并不重要。
崇禎聽到這話,嘆了口氣說:
“其實也沒什么別的原因,就是朕覺得壽宴實在是太花錢了,有這銀子還不如增加一些軍費,再說了,這么多年以來,朕也沒有過壽的打算和習慣,和新年一起過也就行了。”
話雖然是這么說,但朱慈烺也看得出來崇禎這話說的有些言不由衷。
畢竟想想也是,作為一個好面子的皇帝,崇禎怎么會不希望自己能操辦一場盛大而又隆重的壽宴呢?
只是國家剛剛有了起色,這種事情他要是答應的話,也說不過去啊!
萬一到時候百姓們認為他鋪張浪費,不關心國家的疾苦,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下一秒,朱慈烺卻是搖了搖頭道:
“父皇,兒臣倒是覺得這次應該給父皇好好操辦一場壽宴,雖然操辦壽宴會花些銀子,但對于如今的朝廷而言,這些銀子并不算什么。”
“關鍵是可以通過這次壽宴,讓大明的百姓以及那些外邦臣子們知道大明如今的國力昌盛,讓他們不敢造次。”
“除此之外,什么朝鮮使臣、蒙古使臣、建奴使臣,甚至一些遙遠的外邦使臣全部都可以邀請過來,讓他們見識一下大明如今的樣子,讓他們不敢再輕視大明,揚我大明之威!”
話說到最后,朱慈烺的聲音都不由的拔高了幾分。
而崇禎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眼睛都亮了。
因為這一切也正是他所期盼的,他一直希望能夠讓大明重新恢復往日的輝煌,讓那些外邦臣子們對大明敬畏有加。
所以一瞬間,他就心動了!
不過緊接著,他還是有些扭捏地說道:
“這樣真的好嗎?文武百官以及百姓們會不會覺得這樣不妥?認為朕這是在極奢淫欲?”
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猶豫和擔憂,卻又帶著一絲期待。
簡單來說,崇禎現在這副樣子就是純粹的“既要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