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想要操辦一場盛大的壽宴,來彰顯大明的國威,又擔心別人會說他鋪張浪費,好面子。
但朱慈烺也不在乎崇禎的這點小九九了,而是直接說道:
“父皇放心,如今的大明不比之前,遠了不說,整個京城內的百姓過得還是相當富足的,糧價也算穩定,蜂窩煤以及煤炭供應也十分充足。”
“再加上朝廷實行了一系列的救助,就算孤苦無依著如今也有飯吃、有地方住。”
“而且對外又打了幾次勝仗,甚至也算是開疆拓土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兒臣覺得為父皇舉辦一次壽宴并無不妥。”
“再說了,父皇自登基以來也沒有舉辦過一次像樣的壽宴,難道不該舉辦一次盛大的壽宴嗎?”
聽到這話的時候,一旁的周皇后也是欣慰地說道:
“陛下,既然烺兒有這樣的心思和孝心,你就答應下來吧,反正一場壽宴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她的聲音輕柔而溫和,仿佛在為崇禎提供一個臺階。
眼看著朱慈烺和周皇后都在勸說,崇禎這下子也不端著了。
他微微抬起頭,臉上露出了笑容,隨即便笑盈盈地說:
“既然你們都這么說了,那朕便答應了。”
此刻的崇禎,心情真是前所未有的舒暢。
畢竟他這個皇帝終于也能過一場像樣的壽誕了!
就這樣,關于壽宴一事總算是敲定下來了。
宮殿內的氣氛也變得輕松起來,仿佛剛剛的焦慮和擔憂都隨著這個決定而煙消云散了。
緊接著,朱慈烺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之前關于國債的事情。
他內心一番猶豫后,終究還是覺得此事應先與崇禎打個招呼,畢竟這件事情也需要崇禎幫忙。
于是朱慈烺再次開口說道:
“父皇,除了方才所言之事,兒臣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父皇稟告。”
崇禎此刻心情猶如春日暖陽般和煦,聽聞朱慈烺此言,當下便是爽朗地說道:
“有話便說,朕聽著。”
但朱慈烺卻并未立刻開口,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周皇后,神色略顯鄭重地說道:
“母后,此事乃是國家大事,還望母后暫且回避。”
周皇后聽聞此言,臉上并未露出絲毫慍色。
畢竟眼前兩個一個是自己視若珍寶的兒子,一個是與自己攜手走過風風雨雨的夫君,又怎會因這點小事而生氣呢?
更何況國家大事本就不是她一個后宮女子能夠隨意插手的。
于是周皇后優雅地站起身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輕聲說道:
“行了行了,你們父子倆就安心談正事兒吧,母后去別處逛逛。”
言罷,周皇后便邁著輕盈的步伐徑直離開了。
與此同時,屋內的所有宮人太監在王承恩的示意下也都紛紛退下。
畢竟事關國家大事,這種事情可不是他們能夠隨意偷聽的。
待宮殿之中只剩下崇禎與朱慈烺父子二人時,崇禎這才面帶好奇地問道:
“究竟是何事?”
朱慈烺也不再客套,直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