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這會也有點無語,剛才要不是薛國觀打斷他的話他早就把話說完了。
但緊接著,他還是繼續說道:
“諸位,接下來要說的便是解決此事的辦法了,那就是朝廷要向天下發行一種債務,名為大明國債。”
“簡單來說,就是以陛下和國家的名義向天下的百姓、士紳以及文武百官借銀子修路,額度為三千萬兩,為期一年,一年之后本息照付。”
聽到這話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頓時又無語了。
借錢修路?
這算是什么個事兒啊?
以前只聽說過借錢吃飯的、借錢治病的、甚至借錢買東西的,可沒聽說過借錢修路的啊!
再說了,戶部和內帑又不是沒有銀子,全部加起來估計都有三萬萬兩了,有銀子還要借,這不是扯淡嗎?
一瞬間,眾人都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就在這時,一直都保持沉默、坐在崇禎身側的朱慈烺終于開口了。
“諸位,本宮知道你們心里在想什么,無非就是覺得如今這戶部和內帑都有銀子,拿出這筆錢來也算是輕輕松松,又何必要去借呢?”
“其實你們想的沒錯,戶部和內帑確實有銀子,拿出這筆銀子來也是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你們別忘了,以后我們要修建的可不只是這三條路,而是整個大明的道路。”
“本宮的志向是讓水泥路連接所有的省份、州府、縣城,如此一來,百姓出行會更加便利,貨物運輸也會更加順暢,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可如此一來,這又要耗費多少銀子呢?恐怕十萬萬兩、百萬萬兩都不在話下,到時候這筆銀子又該去哪里找呢?”
“恐怕內帑和戶部的銀子全部加起來也不夠吧?”
“所以本宮這才和戶部商議,準備發行大明國債。”
“當然,這修路的銀子說到底其實還是由戶部承擔的,不過這些路也不是一年之內就能修完,大概需要十幾年的時間。”
“平攤下來的話,每年其實要不了多少銀子。”
“而且你們也都知道,如今戶部和內帑都是有錢的,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借錢不還的事情。”
“本宮在這里向你們承諾,等到明年這筆銀子如果戶部拿不出來,就由內帑償還,絕對不會讓天下百姓的錢打了水漂。”
在場的眾人都不是傻子,聽到朱慈烺這般解釋瞬間就明白了過來。
隨后趕忙紛紛恭維道:
“太子殿下圣明!”
朱慈烺則是繼續說道:
“除此之外,為了彰顯對于此事的重視程度,所以父皇決定在五千兩銀子和一萬兩銀子面額的國債上親自簽下自己的名字!以證明對于此事的重視程度。”
“在場的諸位都是大明的棟梁之材,理應為天下百姓做出一些表率。”
“若是你們能夠帶頭購買大明國債,便能讓天下的百姓和士紳看到朝廷的決心和誠意,這樣他們才會更愿意購買國債。”
“諸位覺得如何?”
朱慈烺說著,又沖著一旁的王承恩打了個招呼。
王承恩瞬間會意,隨后手中捧著一個托盤走了出來,托盤上面放著的赫然便是兩摞大明國債。
上面的名字清晰可見,一個是“朱由檢”,一個是“朱慈烺”!
眾人聽到這話,心里瞬間咯噔一聲,再看看王承恩捧出來的那些所謂的大明國債,他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這擺明了是讓他們率先購買大明國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