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他們實在是太餓了,饑餓已經將他們的理智一點點吞噬。
就在他們旁邊,正有一群約莫兩千人的隊伍如同一群警惕的獵犬,緊緊地監視著他們。
不過別誤會,這支軍隊可不是潼關內的大明守軍,而是李自成派來的老營將士,為的就是防止這些農民軍會在喝粥的時候趁機逃到潼關去。
本來一開始的時候,李自成是死活也不愿意接受朝廷的施粥。
他覺得這樣做的話會影響自己的軍心。
然而過了不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李自成卻只能無奈的接受朝廷的施粥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實在是沒有足夠多的糧食可以養活所有人了。
在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他派了大量的軍隊前往各處搜尋,想要尋找還有人的城池或者存有糧食的地方。
可結果呢,卻是很讓人失望。
因為整個河南境內,居然都找不到一個活人、一粒糧食了!
甚至不只是活人和糧食,就連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都被帶走了。
村莊里一片荒蕪,房屋破敗不堪,田野里雜草叢生,看不到一絲生機。
偌大的河南省現在居然變得荒無人煙了,就像一座巨大的墳墓,彌漫著死亡的氣息。
李自成不想坐以待斃,因為他知道繼續再這么苦熬下去,他可能會撐不了多久。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他開始和一眾將士商量想要進入山西或者湖北。
他幻想著在新的地方能夠找到糧食,讓軍隊重新振作起來。
只是沒等他開始行動,他就得到了另外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那就是這兩個省份突然之間氣溫驟降,不是下雨就是下雪,仿佛老天爺都在和他作對。
反觀之下,河南這會兒還沒有下雪,氣溫還相對暖和一些。
在這樣的狀況下,他能怎么辦?
他總不能直接帶著大軍去下雪的地方吧?
到時候恐怕還沒走到山西或者湖北就得凍死不少人了,無奈之下,李自成最終還是決定繼續待在河南度過這個冬天再說。
可是接下來的日子也不安生,即便他已經殺了不少人,想要以此來震懾那些想要逃跑的人。
但每天還是會有人不斷逃往潼關投降朝廷,而且這種事情屢屢禁不止。
沒辦法,大多數人已經看不到跟著李自成造反的希望了,他們只想趕緊歸降朝廷求個一官半職,過上安穩的日子。
這就導致李自成現在對身邊的人都失去了信任,再也不敢輕易相信別人了。
哪怕是為了保持軍隊的供給,不得已派出一些農民軍去領取朝廷的施粥,他也會選擇讓自己的親侄子李過帶著一隊老營親兵前去監視這些農民軍,以防止他們逃走。
李過,字補之,后改名李錦,南明隆武帝賜名李赤心,是李自成的親侄子。
他出生于陜西米脂縣李家站,三歲時母親去世,從小與父親和叔父李自成相依為命。
李過最初的軍事生涯平淡無奇,他在甘肅邊軍中擔任伍長一職,每天過著平淡而又枯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