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一直從上午商議到了下午,幾位大臣們因為一些事情爭得面紅耳赤,各抒己見,但最終還是確定了下來。
當然,中午這頓飯是崇禎管的。
事情商量完畢之后,幾位大臣們便紛紛下去開始忙活了。
他們知道時間不等人,這件事情必須盡快運作起來。
不過這次戶部的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
因為這次不止是要向陜西運送糧食,還要往四川運送糧食,這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壓力再大也是要去做的!
沒過多久,朱慈烺也離開了皇宮。
接下來的事情,已然無需他這位大明太子再費心勞神。
因為大明這個龐大而精密的國家機器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運作機制,會按照原有的的程序與規矩,有條不紊地處理這件事情。
與此同時,畫面轉向遼東。
這一天對于洪承疇來說,依舊是一個平凡而忙碌的日子。
然而一封來自京城的禮部詔令,卻悄然來到了遼東,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而這封詔令所傳達的事情,正是關于崇禎準備過壽的喜訊。
至于為何用了將近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才到達了遼東,實在是因為這段時間以來遼東地區大雪紛飛,連綿不絕地下了十來天。
那厚厚的積雪將道路掩埋得嚴嚴實實,送信的官兵行走起來極為困難,因此這封詔令才在這個時候姍姍來遲。
不過由于這并非是圣旨,所以當詔令抵達遼東之后,洪承疇并沒有第一時間得到消息,而是依舊沉浸在繁忙的公務之中,處理著各種瑣碎而重要的事務。
直到忙完了手頭的工作,他才從下屬的口中得知了這個消息。
“你說什么?禮部發來的詔令?”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洪承疇不禁微微一愣,臉上浮現出一抹懵逼的神色。
因為他實在想不明白,禮部在這個時候突然發什么詔令?
帶著滿心的疑惑,洪承疇這才看向了下屬手中那精美的盒子,盒子打開之后,便出現了兩封詔令,一封是寫給洪承疇的,一封居然是寫給皇太極的。
洪承疇沒有猶豫,直接拿起了寫給自己的那封詔令。
打開一看,他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因為這詔令上面所說的竟然是崇禎過壽的事情,所以禮部按照規矩提前來通知一下遼東這邊的文臣武將,讓他們提前寫好賀表、備好賀禮,以便在皇帝壽誕之時獻上。
說實話,這個消息確實讓洪承疇感到有些驚訝。
畢竟眾所周知,如今這位崇禎皇帝自從登基之后生活便極為儉樸,從來也不為自己過壽。
他總是將更多的心思放在國家大事上,認為過壽這種事情過于鋪張浪費,與他的治國理念不符。
因此以往他的生日往往都是和新年一起過了,百官們有時候也不用刻意寫什么賀表,只是簡單地表示一下祝賀便罷了。
特別是遼東這種偏遠地區的文臣武將,已經有十來年沒有寫過賀表、送過賀禮了。
然而這次卻不同以往,禮部的詔令竟然都送到了遼東,看來這位皇帝是真的想過一次大壽啊!
洪承疇心中暗自思量著,如今國家確實有了起色,與以往大不相同了,首先改革了稅收、每年都有五六千萬兩銀子的收入,基本上是不會再缺錢了。
而且對外打了好幾次戰爭,甚至還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建奴,讓大明的國威得以重振。
如此種種,皇帝確實應該過一次大壽,然后向世人炫耀一下大明如今的國力,讓天下人都知道大明的強盛與繁榮。
這樣想著,洪承疇接著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