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給皇太極的詔令上面用火漆封了,所以無論是洪承疇還是祖大壽都沒擅自查看。
等到祖大壽離開之后,洪承疇閑來無事,然后坐到桌前開始想著該怎么寫這份賀表。
他靜靜地坐在那里,眼神專注而深邃,腦海中思索著崇禎的生平事跡和功績。
關于這位崇禎皇帝,洪承疇對他的印象其實并沒有多好,如果非要形容的話,大概也就只有“生性多疑、刻薄寡恩”這八個字了。
畢竟在這之前,這位皇帝對待臣子確實不怎么好,有好幾位大臣因為他的猜忌都死于非命。
甚至就連曾經他最忠實的“狗腿子”,內閣首輔薛國觀,都差點因為一場誣告而死于崇禎的手下。
這讓洪承疇對崇禎既有敬畏,又有一絲不滿。
因為他也害怕自己將來有一日會步入薛國觀的后塵!
然而誰又能想到呢?
這件事情突然就莫名其妙地發生了轉機,薛國觀并沒有死,甚至重新成為了大明內閣首輔。
而這一切,恐怕都是那位太子爺的功勞了!
想到朱慈烺,洪承疇的眼神頓時又有了些許變化。
因為他突然想起了之前朱慈烺承諾過他的事情,那就是等遼東這邊的事情忙完之后,朱慈烺就會讓他回京城,然后讓他入閣。
要知道入閣對于一個文臣來說,那可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和追求。
意味著可以參與到國家的核心決策中,若是能再進一步成為內閣首輔,那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了!
只不過這件事情可能還要等一些時間,因為伴隨著大量的災民開始涌入遼東,安置他們始終是一個大問題,哪怕到現在這件事情還沒有處理完畢。
所以回京城的事情也只能再等一段時間了。
但洪承疇并不著急,因為他知道好事多磨,只要能夠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等待也是值得的。
想到這里,洪承疇頓時又是一陣欣慰。
屋外的大雪依舊下著,那潔白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如同一朵朵輕盈的棉花,輕輕地覆蓋著大地。
整個遼東大地一片蒼茫,目之所及之處,全部都被大雪覆蓋,最深的地方足有一人多深。
如果不是有專門的將士清理大雪的話,恐怕連路都走不了了。
哪怕是此刻,也有不少將士們不畏嚴寒,揮舞著手中的工具,努力地清理著道路上的積雪,為眾人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與此同時,位于大明和建奴國界相交之處,一座宛如長龍的城墻拔地而起,這赫然便是松錦大戰之后遼東將士們新建造起來的城墻。
那城墻高大而堅固,就像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守護著大明的邊疆。
不過因為地處偏僻,再加上材料有限、時間又緊急,所以這道新建的城墻普遍不高,大概只有四五米而已,比起錦州城動不動就十來米的高度差遠了。
但這已經是他們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
在這里,明軍布置了大概三萬兵力,他們日夜堅守在崗位上,警惕地注視著建奴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