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光是各種各樣的貢品,就裝滿了整整三艘大船,足足有幾十噸重!
一切準備妥當之后,這天早上,和眾人依次告別之后,隨著鄭芝龍一聲令下,十幾艘戰船緩緩駛離港口,朝著大明的方向駛去。
如今雖然正值寒冬臘月,北風呼嘯,雪花紛飛,但因為大海始終是流動的,所以海面上并沒有被冰封。
而且鄭芝龍的船大都是大船,船身堅固,吃水深,也不懼任何風浪。
海浪不斷地拍打著船身,發出巨大的聲響,但戰船卻如同一座堅固的堡壘,穩穩地向前駛去。
在海上一連航行十天之后,鄭芝龍這才順利抵達了天津港口。
而此時,距離崇禎的萬壽節只有不到十天的時間了。
與此同時,畫面來到京城這邊。
此時的京城內,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一來是因為距離崇禎的萬壽節已經沒有幾天了,二來是因為崇禎的萬壽節之后就是春節了,而這春節無疑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了。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整個京城可謂是無比熱鬧。。
就近的一些藩王也都紛紛入京了,他們帶著豐厚的賀禮,前來為崇禎皇帝祝壽。
那些來不了的藩王,也都送來了精心準備的賀禮,表達自己對皇帝的敬意和祝福。
除此之外,大部分官員的賀表以及武將們的賀禮也都陸續送到了。
總的來說,京城內一片喜氣洋洋。
而為了彰顯自己的仁慈,經過朱慈烺同意之后,崇禎又特意從內帑里面拿出了二十萬兩銀子,然后換成銅錢分發給京城內的普通百姓和士兵。
當然,這也是有說法的,古代稱之為“萬壽銀”或者“恩賞銅錢”。
是皇帝為彰顯“皇恩浩蕩”而向百姓、官員、士兵等發放的賞錢。
雖然到最后分到每個人手里可能沒多少錢,但這種事圖的其實也就是一個喜慶。
借著這波操作,崇禎又狠狠地收了一波民心!
當然,這些事情就無需朱慈烺這個太子操心了。
畢竟大明歷經兩百多年,早已有一套成熟且完備的流程制度,哪怕禮部已經很久沒操辦過如此盛大的萬壽節了,但只要查閱一下資料,還是很容易辦好這件差事的。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朱慈烺也沒讓自己閑下來。
他集結了一群心靈手巧的工匠,準備著手研究一項極具前瞻性的技術,那就是大棚技術!
沒錯,朱慈烺打算在明朝搞溫室大棚了!
最近這段時間,朱慈烺又仔細研讀了大量關于各地天氣的詳細報告。
他雖然知曉小冰河時期氣候寒冷,卻還是低估了其帶來的影響。
根據各地送來的奏報,最近幾年北方的冬天漫長而寒冷,竟能維持五個月左右,若是情況嚴重一些,甚至可能持續半年以上。
南方雖說氣候相對溫和一些,但冬天也有四個月之久。
這意味著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土地會被冰雪覆蓋,地里根本種不出任何糧食。
這樣算下來的話,南方一年大概可以種兩季糧食,而北方卻只能種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