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也是陜西人,那年延安鬧了旱災,官府還要來逼稅,俺家拿不出錢來,帶頭的官差就打死了俺爹。”
“后來李自成過來把那狗官殺了,然后俺就跟著李自成造反了,因為不造反的話,俺就活不下去。”
男孩的聲音雖然稚嫩,卻充滿了堅定與決絕。
隨后,在場的其他農民也紛紛站了出來,說起了自己造反的緣由。
他們的聲音雖然不大,甚至有些話都詞不達意,卻還是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訴說著這個時代的苦難與不公,也訴說著他們對生存與尊嚴的渴望與追求。
聽著這些話,羅汝才此刻簡直悔不當初。
但是大庭廣眾之下,羅汝才也不好讓其他人閉嘴。
因此他只能繼續跪在地上。
與此同時,朝堂之上,一眾文臣武將連大氣都不敢出。
因為此時此刻,崇禎的臉色已經十分難看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憤怒與無奈,仿佛在壓抑著心中的怒火。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有人覺得羅汝才這些人大概是要遭殃了。
畢竟當著皇帝的面說朝廷怎么怎么不好,說他們為什么要造反,這簡直是打皇帝的臉啊!
要知道在古代,皇帝的尊嚴與權威是至高無上的,任何敢于挑戰皇帝權威的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緊接著就在這時,崇禎終于開口了。
“唉!”
先是一聲重重的嘆息聲響起。
下一秒,崇禎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然后走下了龍椅。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王承恩趕忙追了上去。
只見崇禎快步來到老人面前,然后一把握住老人的手說道:
“老人家,是朕對不起你啊!是朝廷沒有及時救災,這才讓你們受了這般苦難,這是朕的錯,是天下的錯!”
“想當年太祖他老人家要是有口飯吃的話,又哪里來的如今的大明呢?”
此時此刻,崇禎向眼前這位老人表達了深深的歉意與愧疚。
然后崇禎又看向了其他人:
“你們都沒有錯,錯的是大明,錯的是朕,朕對不起你們。”
話說到最后,崇禎不禁潸然淚下。
他或許不算是一個好皇帝,沒有帶領大明走向繁榮與富強,但他也絕對不是一個昏君。
如果可以的話,他當然也希望帶給百姓安寧與和平,只是他再怎么努力也沒能救得了大明,最終造成了眼下這樣的場景。
想到這里,崇禎更是直接哭出了聲。
當看到皇帝居然當著他們的面哭出來的時候,在場的幾個農民也是感同身受。
他們想起自己曾經的苦難與不易,想起自己為了生存而做出的掙扎與奮斗,不禁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面對這一幕,朝堂之上的大多數文臣武將們都有點懵逼。
因為他們實在是無法共情這些社會最底層普通的百姓,畢竟他們這些人中除了少數出身寒門之外,大多數都是世家勛貴出身。
他們從小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享受著榮華富貴與尊貴地位,怎么可能同情這些底層的百姓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