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根據史冊記載,這里貌似只是一處衣冠冢罷了!
不過當然,朱慈烺對此并不在意,他此次前來不過是為了打發這等待的時光罷了。
時光匆匆,轉眼間,三天的時間過去了。
原本在陳倉的五萬民夫們陸陸續續地趕到了周至縣。
朱慈烺得知消息后,立刻下令大軍拔營起程趕往了周至縣。
大軍與民夫正式匯合之后,組成了一支約摸二十萬的龐大軍隊。
隨后這支軍隊猶如一條蜿蜒的長龍,浩浩蕩蕩地朝著漢中府的方向進發。
一路上,旌旗招展,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好似形成了一曲激昂的戰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之前說的是要入川和李自成進行決戰,但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場戰爭注定不可能發生在四川,而是會在漢中展開。
畢竟,此時的李自成連漢中都還未到達,他又有什么實力和底氣說要入川呢?
而朱慈烺也早已在漢中做好了周密的安排。
他下令四川周邊的所有軍隊都開始向漢中轉移,把漢中作為這場決戰的關鍵之地。
因此這場戰役稱之為漢中之戰,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與此同時,畫面來到漢中。
漢中北依秦嶺、南靠大巴山,漢水貫穿其中,形成‘兩山夾一川’的特殊格局,南北連接關中與四川,東西輻射長江中下游平原。
因氣候溫和、水源充沛,漢中自古以來都被稱為“小江南”,是重要的農業區,也是漢朝發祥地,明代延續了其戰略地位,在此設立了漢中衛。
漢中衛作為陜西都司下轄的標準衛所,額定兵力5600人,設指揮使統領5個千戶所。
當然,和大明的其他衛所一樣,漢中衛遠遠沒有那么多人,如今也就只有不到兩千而已!
不過這個時候的漢中卻是熱鬧非凡,到處都駐扎著來自周邊的軍隊,將這處原本寧靜的‘小江南’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重地。
這其中有從四川趕來的川軍、有從貴州趕來的貴州軍和土司軍、有從湖南、湖北趕來的‘胡廣軍’,也有一些少數民族的衛所軍,當然還有漢中當地的駐軍!
總而言之,如今漢中的軍隊數量已經超過了九萬人!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在明末這個時候,朝廷想要調動如此多遠離京城的軍隊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這個時期明朝的國力已經衰敗不堪,根本沒有足夠的威信和銀子來做這件事情。
但是別忘了,經歷了之前的松錦之戰之后,大明早已不是之前的大明了!
再加上朱慈烺有錢,因此這種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畢竟在如今這個世界上,還真沒有錢辦不到的事情。
之前朱慈烺陸續往漢中撥了八百萬兩白銀,這批銀子猶如一場及時雨,為即將到來的決戰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其中有一部分銀子被封存起來,作為戰略儲備。
而另一部分則被拿去招募軍隊以及鼓舞士氣,光這筆銀子就用了大概兩百多萬兩。
有了這些銀子,士兵們自然也愿意為朝廷賣命了,甚至朱慈烺想要的那兩萬土司兵,也盡數到達了漢中。
不然僅憑一張嘴和一道圣旨,怕是來不了那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