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禑不由笑了,惠香的腦子格外好使,很多事情一點就透!
等山陵崩之后,和新皇后的關系維護,惠香肯定要出大力!
相反,等太子妃被廢之后,翠晴就要盡量少往宮里去,免得礙了別人的眼。
客觀的說,老四登基之后,不僅沒殺廢太子,還第一時間晉封弘皙為理郡王,已經很夠意思了!
歷史上的廢太子,幾乎都死干凈了。
據考古發現,廢太子李承乾的入葬規格,薄得令人發指,顯然不是善終。
大肆編造假史,就是從李二鳳開始的。
“爺,天快黑了,壽德才走。”烏林把壽德的最新動態,稟給了胤禑。
胤禑暗暗點頭,別看壽德是個小人,卻深通投靠的精髓。
以胤禑的權勢和地位,壽德其實沒啥可送的了。
但是,壽德堅持不懈的來貝勒府坐冷板凳,就是想告訴胤禑,他有投靠的誠意。
很多牛馬不懂,真正的上位者,最在乎的就是誠意。
銀子、美人和土地,重不重要?確實很重要。
這些東西,代表了你的孝敬之心。
但是,想給上位者送這些的人,可以排出幾里地去。
財物不能不送,但是,若想獲得上位者的真正賞識,僅靠錢財的輸送,遠遠不夠!
剛過五月,暢春園里便明發上諭,即將奉皇太后一起啟程,去熱河行宮避暑。
在沒有空調和電扇的當下,盛夏的京城,悶熱異常。
客觀的說,身上穿著很多衣服的皇帝,確實很容易中暑。
和現代不同,今上召見臣工,君父的威儀肯定不能墮。
即使是三伏天,從康熙到胤禑,身上至少要穿五件衣衫。
可想而知,這是有多熱?
所以呢,每年初夏時節,都要去熱河避暑,早就成了固定的行程。
按照旨意里的意思,太子和老八,肯定隨行去熱河。
老三負責監國,老四和老五一起留在京城里,從旁協助。
實話說,自從胤禑總管了內務府后,每次去熱河的路上,為了爭奪各種物資的扯皮現象,已經少了幾十倍。
胤禑按照現代大型商超的套路,派人專門負責采購沿途的蔬菜豬肉等物資,再由專人分散配送。
除了康熙和皇太后的需求,很可能隨時進行調整之外,別的人都要根據采購物資的總量,進行有計劃的分配。
從京城去熱河的路上,修了不少座行宮。這些行宮,就是康熙當天夜宿的地方。
照規矩,皇帝出行,必須修筑專用的御道。
這些御道,就和秦馳道一樣,實際上,起到了高速公路的作用。
俗話說的好,若想富,先修路。
在康熙經過之后,這些御道也就成了商人們運輸貨物的捷徑。
如今的大清,最重要的兩個貿易口岸,一是張家口的對蒙貿易,一是廣州的對洋人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