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寧安卻暗暗松了口氣,愉王果然很了解今上。
別看今上逐漸怠政,但是,兵權和人事安排,一直緊抓不放。
若是胤禑同意了富寧安的司員名單,康熙肯定會疑心:莫不是想大肆安插私人?
客觀的說,胤禑的提議,反而把富寧安從旋渦里,拉了出來。
“汗阿瑪,司員久處一部,實不利于朝廷施政。再說了,雖是掣簽,卻也是在現任和候補官員中選人。大家的機會均等,能者上,不能者下,皆無怨言也。”胤禑講了這么多,歸根到底就一個意思,他并無安插私人之心。
康熙仔細一想,胤禑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俗話說的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讓官員們流動起來,朝廷才不需要擔心結黨營私。
胤禑看得很準,小農社會的官兒,最容易當了。
幾千年無變化的農耕文明,當官真心比喝水還容易。
前明的重八,殺官和殺臭蟲似的,一殺就是數萬人,結果是,并未天下大亂。
“準了。”康熙正欲重用胤禑之時,自然要讓他大膽做事了。
康熙擺了擺手,富寧安很知趣兒的跪安了。
“小十五,有人上了題本,建議抬你生母入旗?”康熙冷不丁的問胤禑。
胤禑一聽,就知道了,肯定有人故意想陷害他。
“汗阿瑪,臣兒之妃母是漢女的事兒,滿朝皆知。臣兒以忠孝事君父,不抬旗為好。”胤禑毫不遲疑的表明了態度。
康熙盯著胤禑,看了許久,方才嘆息道:“一旦汝母抬旗,天下必定大亂。”
室內就親父子二人,胤禑也不怕說實話,便垂著頭說:“臣兒的性子,只適合做輔臣。
康熙點頭說:“你有此自知之明,甚善。朕若傳位于你,你八哥、九哥、十哥和十四哥,恐怕都活不成。”
胤禑心里暗暗冷笑不已,傳位給老四,他們更活不成!
不過,康熙崇滿抑漢的固有印象,已經根深蒂固了,多說無益。
以胤禑對康熙的了解,老皇帝真想給密妃抬旗,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不過,康熙的擔心,也確有道理。若是傳位給胤禑,老八他們及旗主諸位,全都不服,很容易殺得血流成河。
但是,康熙終究還是看走了眼,老四裝得像只綿羊,實際是頭噬人猛虎,先后弄死了三個兄弟。
掣簽選官這一天,胤禑故意請康熙派了都察院的人過來監場,以示大公無私的絕對公平。
反正吧,天下之事,不患寡,只患不均。
大家都窮得沒褲子穿,肚子餓得嗷嗷叫,反而社會超級穩定。
若是,你家酒肉臭,我家無余糧,那就要動刀子了。
胤禑負手立于階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冷冷的說:“挨個上前抽簽,抽到啥,就是啥,沒有反悔的余地。誰敢耍賴胡鬧,一律永不敘用,都聽明白了吧?”
“回愉王爺,聽明白了!”
“那好,開始抽簽!”
不料,第一個上來抽簽的候補官兒,居然抽中了吏部文選司,他當即喜得語無倫次。
“我抽中了,我抽中了。”此人手舞足蹈,連頂戴掉到了地上,猶不知也。
監場子的御史,隨即厲聲喝道:“注意官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