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禑不由暗暗點頭,這位御史倒也很有些人情味,并不打算上折彈劾。
一旦彈劾了,嘿嘿,煮熟的鴨子,必飛無疑。
律法再大,也要斟酌人情世故,這是大清的傳統。
反正吧,只要有借口,不必嚴格遵守律法!
符合資格的司員及候補官員們,所抽的簽,都要交給御史當眾公布。
公平、公正、公開,胤禑真的做到了童叟無欺!
第三個抽簽的官員,居然抽中了空白簽,竟然當眾哭出了聲。
一旁的御史,厲聲喝道:“文選司員外郎成海,抽中空簽。”
胤禑不由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公平和公開。
只有公平和公開了,大家就只會怨恨自己命不好,怪不到胤禑的頭上。
只要,康熙不懷疑胤禑,想借機換上自己的私人,胤禑怎么著都是贏麻了。
因為啥呢?
六部里邊的司員群體,其實是八爺黨滲透得最厲害的群體,沒有之一。
胤禑故意把候補官員也納入抽簽的序列,其實就是想摻沙子。
因為,候補的官員總數,比在任的司員人數,至少多出五倍以上。
經過抽簽的稀釋,老八的潛在損失,已經不能用慘重來形容了。
老十這個草包,其實說的完全沒錯。
光有尚書和侍郎的支持,下邊的司員大部分是抽簽上來的候補官員,就等于是被架空了。
這就和首爾之春的局面大致相仿了。
鄭升和與張泰玩,位高權重,卻指揮不動一個整團,下邊的人都不聽指揮了,必輸無疑嘛!
等抽簽儀式結束后,胤禑也懶得訓話了,徑直回了自己的公事房。
下午,烏林和魏珠的干兒子小劉張,匆匆見了一面。
“爺,據小劉張說,奏請給密主兒抬旗之人,正是蕭永藻。”烏林哈著腰,繼續稟道,“不過,小劉張心太黑了,就這么一條消息,居然要了五千兩銀子。”
胤禑微微一笑,說:“烏林啊,別像個守財奴似的,等張家口到京城的收費工程正式完工后,爺就再也不缺銀子花了。”
收過路費,其實是湘軍收的貨物通行厘金,和固有的城門稅完全不搭界。
如今的大清,包括康熙在內,都看不清楚,壟斷性的過路費,簡直就是一座聚寶盆。
從此以后,財源滾滾而來,銀子根本花不完。
當然了,胤禑也很清楚,凡事有利必有弊,收費差役們收多報少,損公肥私,諱賺為虧,那就要靠砍腦袋抄家才能解決問題了。
壟斷的過路費,居然還會虧損,怕是以為,胤禑就是個大慈善家吧?
ps:這是昨天的第三更,并未冒充今天的第一更。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