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節的正日子,胤禑的郡王府里,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照旗人的規矩,正旦日登門拜主子,是旗下包衣們必須盡到的義務!
不過,各家各戶的包衣阿哈,是真正的家奴,沒資格來給胤禑請安。
胤禑的六個牛錄之下,共有一個參領和六個佐領。
其中,參領是流官,三年一換。佐領們,則都是父傳子或兄傳弟的世襲。
“奴才們,請主子安,主子正旦大吉。”
在參領德成的率領下,六個佐領們都跪在他的身后,一齊恭賀正旦。
“罷了,都坐下說話。”胤禑可以肆無忌憚的籠絡他旗下的奴才,根本不需要擔心康熙的猜忌。
因為,胤禑旗下的六個牛錄,除了包衣阿哈之外,都算是他的家里人。
并非朝廷重臣的一家人,不管多親熱,都不犯忌!
德成從地上爬起后,哈著腰,異常謙遜的說:“在主子的跟前,哪有奴才們的座兒?真壞了規矩,奴才們都要吃鞭子。”
胤禑故意把臉一板,斥責道:“爺叫你們坐,就都坐。再敢多嘴多舌,小心吃鞭子。”
“嗻。”德成扎下深千謝恩后,乖乖的領著佐領們都坐了。
八旗內部,還是十分野蠻的半奴隸制,主子就是奴才的天。
主子氣不過,拿鞭子抽了奴才,只要不抽死,就是抽了白抽!
以前,老奴剛建立后金國的時候,真是旗主和領主們最幸福的時代。
那時候,旗主和領主們,若是睡了哪個旗下包衣的漂亮夫人,反而是高看他了。
清軍入關后,迅速的漢化,八旗內部也從絕對的奴隸制,變成了半奴隸制。
至少,旗主和領主,再不可能隨意虐殺包衣們了。
“主子,托您的鴻福,老天也作美,地里的莊稼大豐收了,奴才們按照老例兒,帶了點薄禮,給主子您盡點孝心,請主子您務必笑納!”德成跪到地上,雙手捧上了一份禮單子。
胤禑輕嘆一聲,說:“你們的孝心,爺心領了。不過,你們也都不容易,大部分人都沒有鐵桿莊稼可領,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頓帶肉的餑餑。更有甚者,有人的家里窮得快要揭不開鍋了,唉,實在是太苦了啊!”
主子不收禮,奴才們必須苦勸,方顯出誠意。
拉鋸了幾次后,胤禑火了,猛一拍桌子,厲聲道:“爺的話,難道不管用了么?”
德成和佐領們,都嚇跪了,大氣不敢喘半口。
實話說,清軍入關后,普通旗人只有入營當兵,替皇上賣命,這一條活路。
可是,朝廷的經制八旗兵,總員額是有限的,不可能讓每個旗人都有鐵桿莊稼可拿。
時間一長,家里丁口多的普通旗人之家,基本都是吃了上頓愁下頓的窘迫狀態。
但是,類似胤禑這種小旗主,那日子簡直是神仙一般的快活!
前明時期,朝廷給藩王宗室們的待遇,一減再減。結果,有宗室成員,不僅勾結蒙古人南侵,甚至還縱火焚燒了府衙。
大清滅亡之時,各地的駐防八旗,很多被報復慘了。但是,京城里的普通旗人,大部分都很高興。他們終于解脫了,想經商就經商,想種地就種地,想賣古董,就倒騰古董。
直到大清垮臺之前,皇帝和官僚階級,肆無忌憚壓迫自耕農的矛盾,才是歷朝歷代的主要內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