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陽加快腳步:"那我過去看看。
村東頭的荒地上一片忙碌,幾輛大卡車停在路邊,工人們正在卸下一根根粗壯的原木。
鄭德厚和幾個村民在一旁指揮,確保木材放置整齊。
見到李向陽,鄭德厚迎上來:"來得正好,馬老板的人要問具體怎么蓋,我也拿不準主意。
李向陽環顧四周,腦中已經有了大致規劃:"先建柵欄圍起來,四周得高點,至少兩米,免得鹿跳出去。然后在里面分幾個區域,大鹿小鹿分開養。還得建個草料房,冬天儲存飼料用
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走過來,自我介紹道:"我是木材場的工頭張明,馬老板交代了,到底怎么建,聽你們的。
李向陽與他握手:"那就麻煩張師傅了。這樣,咱們先
兩人一邊走一邊詳細商量著鹿場的布局。
張明時不時地點頭,偶爾也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李向陽都虛心采納。
就在這時,一個騎自行車的小伙子風風火火地趕來,遠遠地就喊道:"李向陽!好消息!好消息!
眾人聞聲望去,原來是村里的年輕人小李,他是鄭隊長派去縣里送申請的。
小李氣喘吁吁地跳下車:"申請批下來了!特別快!縣里的領導說,這是響應號召發展集體副業,全力支持!
鄭德厚喜出望外:"這么快?我還以為得等上幾天呢!
李向陽笑道:"那咱們可以加快進度了。張師傅,您看這工期
張明掐指一算:"如果不耽誤,三天就能把基本框架搭起來。剩下的細節工作可能還需要兩三天。
"太好了,"李向陽拍板,"那就請師傅們抓緊時間。我這邊也會加快捕鹿的準備。
在鹿場建設緊鑼密鼓推進之時,萬事俱備,就差那至關重要的捕鹿網了。
雖說對老劉和張大爺的手藝充滿信心,可畢竟這特制的捕鹿網關乎整個計劃的成敗,李向陽和王二狗兩人還是忍不住時不時往兩位老人家那兒跑。
老劉和張大爺這幾日也著實下了一番苦功。日子一天天過去,兩位老人索性合作,通過一系列精心打造的繩扣與活動節點相連,手法嫻熟流暢的編織了幾張獵網。
這網,只需輕輕一拉一拽,就能在一定范圍內靈活調整大小,完全契合李向陽最初的設想。
見到這成品,李向陽雙手在網繩上來回摩挲,驚嘆道:“我的老天爺啊,劉大爺、張大爺,你們這簡直是魯班在世啊!沒想到我之前光有個想法,你們居然真給搗鼓出來了,還弄得這么精巧……”
王二狗也在一旁,大拇指都快豎到天上去了,扯著嗓子喊:“可不是嘛!大爺們,有了這幾張網,咱捕鹿就跟甕中捉鱉似的,穩穩當當。等鹿場掙了錢,頭一筆就得給您二位包個大紅包,好好謝謝您倆!”
老劉笑著擺了擺手,臉上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哎呀,你們年輕人有想法,敢折騰,我們老頭子能幫上點忙,心里也高興。這幾天和老張頭沒日沒夜地琢磨,就想著一定要把這網編好,可不能誤了你們的事。”
張大爺捋了捋胡須,接過話茬:“這網雖說看著普通,里頭門道可不少。為了能靈活調節網眼,我倆試了好幾種法子,差點把頭發都薅禿咯,總算是弄成了。接下來,抓不抓得到,可就看你們的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