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兩個多小時,終于到了昨天的山谷。
李向陽遠遠就看到那片洼地還在冒著白煙,不過比昨天弱了很多。
"就是這里。"他指著前方說。
陳工眼睛一亮,快步走了過去。他從包里取出各種儀器,開始測量。
"溫度計顯示地表溫度超過八十度,"小張在旁邊記錄,"比一般溫泉高很多。
陳工趴在地上,用一個探針插入泥土:"地下溫度更高,可能有巖漿活動。
李向陽和王二狗站在一旁,看著他們忙碌。
"這下面真有巖漿?"王二狗擔心地問。
"不是你想的那種火山巖漿,"小劉解釋道,"應該是深層的地熱系統。熱水從地殼深處上涌,形成了這個溫泉。
陳工小心翼翼地采集著水樣,玻璃瓶里的熱水還在冒著蒸汽。
"這個溫度和礦物質含量都很理想,"他站起身,推了推眼鏡,"如果開發得當,完全可以建成一個溫泉療養地。
李向陽眼睛一亮:"陳工,您是說這里能建溫泉?
"從地質條件看,非常有可能。"陳工點點頭,"水溫穩定,出水量也不小。關鍵是水質,得拿回去化驗才知道有沒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
王二狗搓了搓手:"要是真能建溫泉,那我們村不是發達了?
"別高興得太早,"小劉潑了盆冷水,"開發溫泉需要很多條件。首先得有路,不然誰愿意跑這么遠來泡溫泉?
李向陽若有所思:"路確實是個問題。村里到縣城只有一條土路,下雨天連拖拉機都過不去。
"而且還要考慮環境保護,"小張補充道,"這一帶是原始森林,隨便開發可能會破壞生態。
陳工收起儀器:"這些都是后話。我們先把情況上報,看上面怎么決定。不過你們放心,如果真要開發,肯定會征求當地意見的。
李向陽心里卻已經開始盤算起來。
溫泉啊,那可是個金飯碗。
如果真能開發,村里的日子可就不一樣了。
"陳工,我能問問嗎?"他斟酌著說,"如果這里真的能建溫泉,對我們村有什么好處?
陳工笑了笑:"好處可多了。首先,修路的錢國家會出。有了路,村里的山貨就能運出去,外面的東西也能運進來。
"還有就業機會,"小劉接話道,"溫泉需要人管理、服務,都得用當地人。
幾人說著,又在周圍勘測了一會兒,陳工讓李向陽和王二狗幫忙在幾個地點做了標記。
"這些標記很重要,下次來的時候還要用。"他囑咐道。
太陽已經升得老高,山林里的溫度也上來了。雪開始融化,到處都能聽到滴水聲。
"差不多了,該回去了。"陳工收好最后一件儀器。
回去的路上,李向陽一直在想溫泉的事。
如果村里真有了溫泉,那變化可就大了。
不說別的,光是修路這一項,就能讓村民受益無窮。
且要是真的成了,等到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來,建集散中心這事,簡直就是老天爺給鋪好路了!
"向陽哥,你說這事能成嗎?"王二狗問。
"不好說,但總是個希望。
盡管對此萬分期待,但李向陽也不敢把話說的太死,怕最后空歡喜一場。
回到村里,消息很快就傳開了。村民們議論紛紛,有興奮的,也有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