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陽說到做到,三天后托馬老三訂了一臺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當天,李向陽家擠滿了人。
當新聞聯播的片頭曲響起時,不知誰喊了句"動起來了!",所有人都被這個神奇的盒子吸引住了。
這樣的熱鬧持續了半個月。
……
時光如水,轉眼間到了1982年。
小梁村的溫泉開發項目已經竣工,成了縣里的一個小有名氣的旅游點,給村里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李向陽和黎小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除了打獵,李向陽還開始涉足山貨生意,在村里設立了一個山貨收購點,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這天,李向陽正在收購點清點貨物,忽然聽到外面一陣喧嘩。
他走出去一看,只見幾個村民正在熱烈地討論著什么。
"怎么了?"李向陽走上前問道。
"向陽哥,你還不知道吧?"一個村民興奮地說,"聽說要實行包產到戶了!
"包產到戶?"李向陽心中一動,這可是他知道的農村一項重大改變。
"是啊,"另一個村民接話道,"昨天縣里開會,說是要把生產隊的地分給各家各戶自己種,產量超過定額的部分都歸自己。
李向陽裝作驚訝:"真的假的?這可是大事啊!
"千真萬確!"村民肯定地說,"我哥在縣里工作,親耳聽到的。不過具體怎么分,還要等村里開會通知。
李向陽心中暗喜,這正是他等待的機會。
包產到戶一旦實施,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將被極大地調動起來,農村的面貌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匆匆交代了收購點的事務,騎上自行車回家,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家人。
回到家,李向陽發現黎小蕓正在院子里晾曬剛洗好的衣服,李望辰則在一旁玩耍。
"小蕓,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李向陽興沖沖地說。
黎小蕓轉過身,有些好奇地問:"什么好消息這么高興?
"聽說要實行包產到戶了!"李向陽說道,"以后地都分到各家各戶,自己種,多收的糧食都歸自己。
黎小蕓愣了一下,然后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真的嗎?那太好了!這樣大家干活就更有勁了。
李望辰聽到父母的談話,好奇地湊了過來:"爸爸,什么是包產到戶啊?
李向陽蹲下身子,耐心地解釋:"就是以后地不是大家一起種了,而是分給每家每戶自己種,自己負責。多收的糧食都歸自己,不用上交生產隊了。
李望辰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對了,"李向陽站起身,對黎小蕓說,"等政策正式下來,我們得好好規劃一下,看看要種些什么,怎么種才能增加收入。
黎小蕓笑道:"你就別操心了,我看你的心思都在山貨生意上,地里的活還是交給我吧。
李向陽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我是想著兩條腿走路更穩當些。山貨生意雖好,但地還是要種的,畢竟這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