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話題漸深,李志華忽然放下酒杯,神情變得認真起來。
"李總,有句話我想跟您交個底。"李志華壓低聲音,"現在這個時候,能拿出這么大批量野山參的,整個東北也沒幾家。您這個供貨能力,在香港那邊已經有人打聽了。
李向陽心中一動,手中的酒杯停在半空:"什么意思?
"說白了,就是有人想跟您長期合作,而且開出的價格比我這次給的還要高。"李志華眼神復雜,"不過我勸您,生意歸生意,有些人......"他頓了頓,"有些人的錢不太好拿。
"李總提醒得是。"李向陽端起酒杯,"我們做生意,求的是個長長久久,不圖一時的暴利。
李志華見李向陽這么說,臉上的表情明顯輕松了不少:"那就好,那就好。其實跟您這種人合作,我心里踏實。
第二天下午,"明珠號"按時開船,李向陽則直接回了家。
"怎么樣,這趟去得還順利?"回到家,黎小蕓笑著問道。
"很順利,學到了不少東西。"李向陽抱起妻子,"對了,港商那邊很滿意咱們的貨,以后還會有合作。
黎小蕓笑了:"那就好,不過以后這種遠門,還是少跑為好。家里離不開你。
當晚,李向陽去了一趟馬慶福家。馬胖子正在院子里遛鳥,見李向陽回來,趕緊把鳥籠放下。
"怎么樣,那邊的情況如何?"馬慶福急切地問道。
"很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好。"李向陽詳細地把這趟的經歷說了一遍,"港商那邊對咱們的貨很滿意,以后還會有長期訂單。
馬慶福聽完,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這可是大好事啊!
"不過有句話我得跟你說在前頭。"李向陽表情嚴肅起來,"以后的生意會越來越大,但是咱們的原則不能變。貨源要正當,質量要過硬,該交的稅一分不能少。
馬慶福連連點頭:"這個你放心,我比誰都明白這個道理。
接下來的幾天,李向陽忙著安排工廠的后續生產。港商的這批貨雖然已經發出,但后續還有春節前的國內訂單要完成。
臘月二十八,最后一批貨物裝車發走。李向陽站在廠房門口,看著滿載貨物的卡車駛出廠區,心中滿是成就感。
從當初的小打小鬧,到現在的規模化生產,再到產品遠銷海外,短短幾年時間,一切都像做夢一樣。
"向陽哥,該回家過年了!"王二狗從車間里走出來,滿臉笑容,"這一年下來,咱們算是真正發了。
李向陽笑著拍了拍老兄弟的肩膀:"是啊,這一年確實不容易。對了,給馬紅霞和孩子準備的年貨都齊了嗎?
"早就準備好了,連小金的口糧都備足了。"王二狗指了指停在不遠處的車子,后座上堆滿了各種年貨。
當天下午,工廠正式放假。李向陽在廠區門口擺了幾張桌子,給每個工人發獎金和年貨。
"劉師傅,這是您的,辛苦一年了!
"小王,好好回家過年,年后咱們再加油干!
工人們拿著比平時多一倍的獎金,個個笑得合不攏嘴。有的當場就說明年還要跟著李向陽干,有的則忙著托人給李向陽介紹新工人。
"李總,您這么對大家,大家心里都有數。"老工人劉師傅握著李向陽的手,"明年咱們一定好好干,讓咱們的貨賣到更遠的地方去!
看著最后一個工人滿意地離開,李向陽獨自站在空曠的廠區里,夕陽西下,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