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詩很不服氣地說道:“哪里奇怪了?”
徐文接著說道:“你們對于消費群體的定位是,年輕的名媛。”
“乍一聽好像沒什么問題,但仔細一想這里面問題很大,甚至可以說這兩個詞是相互矛盾的。”
“年輕代表有活力,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快,喜歡新鮮的事物喜歡改變,追求刺激。”
“但名媛則是恰恰相反,名媛的行為規范都被嚴格要求著的,稍微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會沒有名媛的氣質,算不上是真正的名媛。”
“現在伱再來看看你們的客戶定位,難道還不夠沖突嗎?”
徐文這話一出,施詩和李夢都愣住了。
她們之前的確覺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對勁,現在聽徐文這么一說,她們也反應過來了。
只不過此時施詩還在嘴硬說道:“你這是誤解我們的意思了!我們的意思是,年輕的名媛。年輕只是說明這一個年齡區間,一個范圍,并不是說年輕就非得像你說的那樣,有沖勁、有激情。也有很文靜的年輕人啊,她們就很沉穩,有氣質。”
徐文聳了聳肩說道:“我不否認的確存在這樣的年輕人,但這樣的人終究只是少數,難道你的服裝品牌只賣給一小部分人嗎?”
徐文的這個問題算是問到關鍵的地方了。
不管施詩對所謂的年輕名媛怎么定義,她都會發現年輕人很多、名媛很少,年輕而又沉穩的名媛更少。
就如同徐文所說,難道她們的服裝設計,難道完全是圍著一小部分人服務的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還沒等施詩反應過來,徐文又指著設計圖紙說道:“你看看你們設計的這些衣服,采用的是旗袍的款式是吧?”
“旗袍雖然能夠突顯女人的身材,也符合名媛的身份,但問題來了,除了參加各種酒會和出席重要的活動,誰會沒事穿著旗袍到處走?難道不覺得很拘束嗎?”
“但你的這些衣服又是賣給年輕人的,所以這旗袍上的圖案雖然看起來比較年輕,但在那種需要你穿旗袍出席的正式場合,你覺得這樣的設計真的沒問題嗎?”
“如果我是這樣的女人,我在買了這一套衣服以后,不管好看不好看,我都會直接丟進衣柜,可能一年也很難穿一次。所以,你現在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嗎?”
施詩又不是一個傻子,當然知道徐文所說的問題出在哪些地方。
首先就是消費群體太狹窄了,這就導致她們的衣服愿意購買的人很少,就算有,也都是一些少數群體,很難走量。
其次就是她們的設計理念出了問題,這就導致哪怕有一些所謂的年輕名媛出于好奇賣了她們家的衣服,可能買回去也不會穿,或者說穿得很少。
如果一件衣服你都喊少去碰它,那么當你買下一件衣服的時候,自然也就會避開這家衣服品牌。
所以這樣一來復購率和回頭客也會少很多。
可以說就是因為設計思路不行,所以才會導致這后面一連串的問題。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