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山上田邊土角都是苧麻,打了麻你老祖祖和你外婆就捻成麻線紡紗織成布染了色,自己裁剪縫衣服……”
“我出嫁的時候你老祖祖還捻了兩斤多的麻線,做了一床麻布罩子……”
“娘,我記得,我和紅兵結婚的時候你那床麻布罩子都還有,還補了兩個洞洞。”
田靜道:“你說了那是你陪嫁的。”
“對對對,我后來又用了幾年,新房子的時候才被紅兵給扔了的。”
突然老太太想起來了什么。
“等著,我去翻一翻。”
杜紅英不知道老太太要翻什么?
未必還有壓箱底的寶貝嗎?
果然,陳冬梅在自己的房間柜子中間一層翻出來一個藍布包袱,打開看時,讓紅英和田靜都好奇。
“這匹麻布是紅英奶奶織的,那時候紅英才七八歲吧,老太太天天捻麻線,然后織成了麻布,說紅英出嫁的時候做成麻布罩子。”陳冬梅道:“后來流行卡其布,的確良,罩子也流行那種網眼的紅紗布了,我就把這事兒給忘記了……”
陳冬梅打開看時,麻布還保存得很好,全新的。
“你奶奶當時眼睛都多不好了,但是還是把麻線捻得很細,用手指甲把黑點兒刮得干干凈凈的,你看看,整匹布連結頭都沒有一個黑頭……”
上下兩輩子杜紅英對奶奶的印象都不深。
大約是因為奶奶走得早的原因,再加上小時候窮,餓肚子,饑餓占據了她大多數的記憶。
時隔四十多年了,娘翻出了老奶奶的愛,讓杜紅英感慨萬千。
“說老實話,我們老杜家從來沒有重男輕女過。”陳冬梅的記憶回到了年輕時:“我生了你,你爺爺奶奶都歡喜得很,說先開花后結果,家里窮沒啥吃的,吃點稀飯都要給我舀多點米……”
“看來對兒媳婦好是我們老杜家的傳統啊。”田靜笑道:“娘,您看您對我多好啊,我生樂樂那會兒還是計劃生育最嚴的時候呢,你們都沒嫌棄過我。”
“嫌棄啥,我自己不也是女人嗎?再說了,哪個又不是女人生的養的呢?”陳冬梅道:“那種重男輕女的家庭,嫌棄女娃娃的家庭才不會發達呢。”
看看,老太太多明理!
陳冬梅摸了摸麻布,又摸了摸田靜給她買的衣服。
“當真,這兩個布料摸起來手感不一樣呢?”陳冬梅道:“你奶奶織的這個布做衣服穿起來會硬硬的有點硌人,小靜買這個衣服軟軟的,不硌人了呢?”
“娘,現在的麻布處理方式不一樣。”
說起這些就涉及到專業知識了,田老師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這種夏布衣服還蠻貴的,不比的確良的衣服便宜。
“紅英,你奶奶留給你的這個布,你咋處理?”
翻出來了老古董,還是家里老太太留給大孫女的遺產,處理權限自然交給杜紅英。
“我給小麗吧。”
“這東西雖然是你奶奶給你的心意,但是也不值錢啊,你給小麗干啥?”
“小麗是做服裝設計的,我們看著普通的東西,在她可能就是寶貝了。”杜紅英笑道:“她一定會喜歡的。”
鄭雅麗和浩瀚扯了證連婚禮都沒辦,那小子回來了三天就又跑了,反正也不知道他怎么忽悠了小麗,小姑娘還滿心歡喜絲毫怨言都沒有。